【介绍】:见李惺庵条。
见《圣济总录》卷一百五十一。即月经不调,详该条。
见《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即八痢。见该条。
见《南京民间药草》。为旋复花之别名,详该条。
见《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即嗳气。《证治准绳·杂病》:“噫气,《内经》所谓噫,即今所谓暖气也。”详该条。
见清·赵其光《本草求原》。即蚕豆壳,详该条。
见医要集览条。
经穴名。代号ST5。出《素问·气穴论》。别名髓孔。属足阳明胃经。位于面部,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闭口鼓气时,即出现沟形凹陷的下端处。布有面神经及颊神经,前方有面动、静脉通过。主治齿痛,颊肿,牙关紧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六。又名中客忤、中客、中人、少小客忤。由于小儿神气未定,如骤见生人,突闻异声,突见异物,而引起惊吓啼哭,甚或面色变异,兼之风痰相搏,影响脾胃,以致运化受纳失调,引起呕泻、腹
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指目病有每月周期性复发的规律者。古人认为与三阴三阳随月消长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