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积滞

积滞

病证各。指宿食不消,停积而滞的疾患。明·丁风《医方集宜》:“积滞之病,面色萎黄腹胀浮肿,多睡食少,大便滞涩,小水如油,或吐泻酸臭,皆积之证也。”多由乳食哺养不节,过食生冷、甘肥、坚燥之物,脾胃不能消化,停滞胃肠。外为风寒所伤,滞而成积。积久不化,则可出现长期低热不退;发热时间不规则,或朝热暮退,或夜重日轻,面黄消瘦;日久失治,则成虚羸。治疗:宜消积导滞以治标,补脾理气以治本。治标,积滞轻用保和丸加减,枳滞重而大便秘结不通者,用小承气汤攻下宿食;治本用异功散化裁。针灸可取足三里关元内庭等穴。按摩分阴阳,推三关,退六腑,推补脾土,掐四横纹等。

猜你喜欢

  • 吴士瑛

    【介绍】:清医家。字甫恬,号壶芦山人,又号子虚子。暨阳(今江苏江阴)人。自称医术传自喻嘉言之甥舒进贤,长于痢疾证治,撰有《痢疾明辨》(又作《折肱心悟痢疾明辨》,1857年)。治痢大旨宗仲景六经辨证,分

  • 刮肠

    病名。①即直肠泻。见《杂病广要·泄泻》:“日夜频并,饭食直过者,名曰刮肠。又《灵枢》所谓洞泄,《仓公传》迵风,皆此证也。”详见直肠泻条。②指粪便排出粘稠物。因似从肠中刮出,故名。《证治要诀》卷二:“又

  • 鸭脚皮

    见《岭南草药志》。为鸭脚木皮之简称,详该条。

  • 痘疹论

    书名。又名《闻人氏伯圜先生痘疹论》。2卷。宋·闻人规撰。刊于1235年。上卷对小儿痘疹的一些主要临床病理治疗问题提出81问,并逐一作了解答;下卷列述治疗方剂。

  • 凤单展翅

    小儿推拿方法。出陈氏《小儿按摩经》。又名凤凰单展翅。操作方法有三种:①右手大指自小儿总筋处按揉至关中,再用掐法,性温热,治寒症(见陈氏《小儿按摩经·手诀》)。②左手跪顶小儿一窝风处,右手食指将小儿大指

  • 压法

    推拿手法。见《诸病源候论·目暗不明候》。用手指、手掌或尺骨鹰嘴突用力向下进行按压,与按法相似,但用力较重。多用于肌肉较丰厚的部位。有行气活血,舒筋止痛等作用。参见按法条。

  • 太医院经历

    元代医官职称。始设于1322年(至治二年),共2人,官阶从七品。

  • 洞天奥旨

    外科著作。又名《外科秘录》。清·陈士铎述。16卷。刊于1694年。本书托名“岐伯天师”所传,故以《洞天奥旨》为书名。卷1~4统论疮疡病候,诊法及用药;卷5~13记述外科、皮肤科及金刃、跌打、虫兽伤等1

  • 千金苇茎汤

    即苇茎汤,见该条。

  • 眼科切要

    见医学切要全集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