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相侮条。
【生卒】:约1758~1836【介绍】:清代著名医家。字鞠通。江苏淮阴人。温病学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于医学上溯《内经》、《伤寒论》,下受吴又可,特别是叶天士著述的影响和启发,以医术闻名于当时。十八世
病名。见葛洪《肘后备急方》卷六。系指各种昆虫误入外耳道。应立即设法取出之。宜先选用油剂、葱汁、大蒜汁或氯仿液等滴耳,将昆虫杀死后取出,取出时切勿损及鼓膜。
流痰病的一种。见《疡科心得集》卷中。多为先天不足,三阴亏损,或有所伤,致使气血凝滞所致。多发于小儿,常见于大腿内侧或外侧处。初起全身寒热间作、食少、困倦、无力、面黄、形体消瘦,腰痛腿酸,朝轻暮重,甚则
痰症之一。指因痰火而致烦躁的病证。《万病回春·痰饮》:“痰燥者,痰火作热烦躁也。”方用加减温胆汤等。参见痰躁、痰证条。
出《疡医准绳》卷二。即纸纴子。见该条。
病名。《焦氏喉科枕秘》卷一:“死舌名木舌,坚硬不能舒。”即木舌。见该条。
指四肢骨节。支,指四肢;节,指骨节。《灵枢·师传》:“身形支节者,藏府之盖也。”
【介绍】:明代医家。字叔卿。关中(陕西)人。曾据王肯堂《证治准绳》中女科部分,编成《济阴纲目》,门分类别,有纲有目,流传较广。武氏另有《济阳纲目》一书刊行。
病证名。见《银海精微》。雀目之俗称,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