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舌下痈

舌下痈

病名。即痈生舌下。《喉科指掌》卷五:“舌下痈,此乃脾肾积热故发症于舌下,然舌下有金津玉液二穴,通于肾经肾水枯竭,生于此穴,诊其左尺洪数者是也。”参见舌痈条。

猜你喜欢

  • 罗谦甫治验案

    见医药丛书条。

  • 巢元方

    【介绍】:隋代医学家,籍贯不详,大业中(605~616)任太医博士,公元610年曾主持集体编成《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论述疾病病因和证候的专书。巢氏等思想少保守,多革新,敢于重视劳动人民的经验,敢

  • 茹藘

    见《诗经》。为茜草之别名,详该条。

  • 倪佩玉

    【介绍】:见倪枝维条。

  • 脐中水

    病证名。指初生儿脐带未脱时,脐带被水浸湿所致的病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若脐中水及冷,则令儿腹绞痛,夭(音义同纠。夭纠,形容小儿屈曲绞痛不堪之状)啼呼,面目青黑,此是中水之过。”为寒湿之邪,结于腹

  • 指肚

    即手指掌面各指节之间肌肉略突起的部分。

  • 五败症

    证名。出《外科正宗》。即五损。见该条。

  • 髓中

    经穴别名。出《针灸聚英》。即四满。见该条。

  • 江承宗

    【介绍】:唐代医家。撰《删繁药咏》3卷,已佚。

  • 风涎

    六涎之一,指因风气蒸动痰涎,填塞胸中,以致闷倒无知者。治宜顺其风气,使胸中之痰涎随气而下,则痰涎自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