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术语,见《难经·十四难》。其义有二:①指脉动次数。脉搏动一次称为“一至”,如“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曰平。”②指“至脉”,详见该条。
【介绍】:北宋医家。邵武(今福建邵武)人。曾注解《圣济经》。
骨名。即下颌骨的关节突。《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玉梁骨,即耳门骨。其处上即曲颊,下即颊车,两骨之合钳也。”
《张氏医通》卷十四方。黄连、茯苓、生酸枣仁(研)、石菖蒲、柏子仁、远志各钱半,炙甘草五分,姜汁少许,竹沥半杯。水煎,食远服。治心肺虚热,痰迷膈上。若肺热,加沙参二钱;痰壅,加半夏、天南星各一钱,橘皮、
见伤寒百问歌条。
证名。指多言乱语、妄见妄闻的证候。见《素问·气交变大论》。一作俨妄。多由阳热亢盛,或因血气不足,痰浊蒙蔽,而神志失常所致。实热者,伴见大便不通,心腹胀满,宜凉膈散、大承气汤等方。若虚病痰病,可兼惊悸,
易,互相交流变易;髓,骨髓。《素问·骨空论》:“扁骨有渗理腠,无髓孔,易髓无空。”谓圆骨都有髓,有髓就有空;而扁骨则有血脉渗灌其理腠,是以血易髓,所以无空。
【生卒】:十六世纪下叶至十七世纪中【介绍】:明末至清代医家。字敬通。安徽歙县人。为名医程玠(松崖)之侄孙,初为庠生,学儒兼精医术,治疗多验。曾到江苏求教于名医李中梓。程氏推崇唐代《外台秘要》一书,因念
《医学入门》卷六方。大黄二钱半,葛根一钱,桔梗、枳壳、前胡、杏仁各五分。加生姜,水煎服。治胃气实热,唇口干裂,便秘烦渴,睡流口涎。
【生卒】:九世纪【介绍】:唐末五代时道士。字圣宾,赐号广成先生。括苍(今浙江丽水)人。知医,公元907年为前蜀户部侍郎,撰有《玉函经》三卷,后有崔嘉彦《注广成先生玉函经》及黎民寿《广成先生玉函经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