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证名。《医钞类编》卷八:“阴虚发疟……发时其寒如冰,其热如烙,面赤如脂,渴欲饮水,热退则不渴,以六味地黄汤加柴胡、白芍、肉桂。”参见虚疟条。
【介绍】:见谢缙孙条。
见《上海常用中草药》。为苦之别名,详该条。
见南川药物试验种植场《常用中草药手册》。为漆姑草之别名,详该条。
【介绍】:见陈总卿条。
见明·汪颖《食物本草》。为米皮糠之别名,详该条。
病名。见《古今医鉴》卷九。即缠喉风。见该条。
见《药品化义》。为酸枣仁之简称,详该条。
指引经药。即方中的使药。又称引经报使,某种药物对某经络脏腑及身体部位有特殊作用,可引导药力直达病所。如治太阳经病用羌活、防风;阳明经病用升麻、葛根;少阳经病用柴胡。咽喉病用桔梗;上肢病用桑枝,下肢病用
见脉诀条。
即外症喉痈。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