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广州植物志》。为蒲葵之别名,详该条。
见《中国药用真菌》。为树舌之别名,详该条。
见《安徽中草药》。为狼尾巴草之别名,详该条。
指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泛溢。《诸病源候论》卷四十四:“其产虽血水俱下,其经血盛者,则津液有余,故乳汁多而溢出也。”参见乳汁自涌条。
病名。《外台秘要》卷二十二:“齿虫,是虫食于齿。”即牙虫。详该条。
①即鼻准,俗称鼻尖。《灵枢·五色》:“面王以上者,小肠也。面王以下者,膀胱子处也。”参鼻准条。②素窌穴的别名。见《针灸甲乙经》。属督脉。位于鼻尖端中央。
即留罐法,详该条。
见《现代实用中药》。即铅丹,详该条。
见《闽东本草》。为胡枝子之别名,详该条。
脉学专著。1卷。清·黄蕴兮撰。约刊于1746年。黄氏以歌诀形式论述26脉及其主病。歌诀在编法上有其特点,如介绍浮、沉等脉,即用浮、沉等字之韵论析。各脉主病以《内经》记载为主,并摘取《脉经》及后世脉学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