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五色丹

五色丹

病名。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又名油肿赤硫丹五色油丹小儿丹毒之一。系因风毒之热及盛衰变化之不同,其丹色之改变亦异,故名五色丹。治宜大黄芒硝栀子黄芩、干蓝叶、商陆等分,为细末。水调涂,或蒴藋叶捣烂敷之;或枣树根四两,丹参三两,菊花一两半,煎汤外洗,避风。《太平圣惠方》:“夫小儿五色丹者,由丹发而改变无常,或青黄赤黑白,皆风毒之热,有盛有衰,或冷或热,故发为五色丹也”。宜用小柴胡汤煎服,并以渣敷丹上,良。

猜你喜欢

  • 虫疥

    病名。出《疡科选粹》卷六。由于肝经风盛所致。瘙痒剧烈,搔抓不知痛,久之手掌及指缝多生细虫。治宜内服芦荟丸,外搽蛇床子散。即疥疮。

  • 陈郁

    【生卒】:约1890~?【介绍】:字文虎。湖南郴县人。幼从经学家善化皮鹿门习儒,清光绪三十四年(1909年)入京殿试,授职京曹,分发学部。辛亥革命后历任教育部秘书、司长。其祖丹皆、叔宜诚,均精医学。得

  • 经来头痛

    病证名。即经行头痛。详该条。

  • 桐子油

    见《本草纲目》。即桐油,详该条。

  • 营在脉中

    营,指营气。营气与卫气均为水谷精微所化生,但在人体内循行部位有所不同,营气运行于脉管中,卫气运行于脉管外。《灵枢·营卫生会》:“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营在脉中,卫在脉

  • 痰饮胃脘痛

    病证名。指痰湿水饮所致的胃脘痛。《东医宝鉴·外形篇》:“痰饮胃脘痛。胃中若有流饮清痰作痛,腹中漉漉有声,及手足寒痛,或腰膝背胁抽掣作痛。宜用小胃丹,控涎丹,三花神祐丸,芎夏汤,加味二陈汤,加味枳术丸。

  • 陆务观

    【介绍】:见陆游条。

  • 腊瓜

    见《湖南科技情报(医药卫生)》1973;(3):44。为八月札之别名,详该条。

  • 马刀挟瘿

    病名。又名疬串。《灵枢·痈疽》:“其痛坚而不者,为马刀挟瘿”。即瘰疬成串,质坚、其形长如马刀者称马刀。挟颈所生者,因其状如缨络,故称挟瘿。参见瘰疬条。

  • 紫花草

    见《江苏药物志》。为石荠苧之别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