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溲疏

溲疏

《中药大辞典》:溲疏

药材名称溲疏

拼音Sōu Shū

别名巨骨(《别录》),空木、卯花(《植物学大辞典》)。

出处《本经》

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果实

原形态落叶灌木,高达2米。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成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厘米,宽2~4厘米,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两面有星状毛,背面的星状毛有10~15辐射枝。圆锥花序直立,长2.5~10厘米,花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1.2~1.8厘米:萼杯形,有5齿,裂片三角形,早落;花瓣5,长圆形,外面被有星状毛;雄蕊10,较长的花丝与花瓣等长,花丝先端具牙齿;花柱通常3枚,离生。蒴果近球形,顶端扁平,径4~5毫米,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

生境分部生于山地或栽植于庭园。分布长江流域及华北等地。

性味苦,平。

①《本经》:"味辛,寒。"

②《别录》:"苦,微寒,无毒。"

③《本经逢原》:"苦,平。"

功能主治①《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②《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作丸。外用:煎水洗。

注意本草经集注》:"漏芦为使。"

复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台,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日三,不知稍增。(《千金方》承泽丸)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溲疏

药材名称溲疏

拼音Sōu Shū

英文名Fruit of Scabrous Deutzia

别名巨骨、空木、卯花。

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1.《唐本草》:溲疏形似空疏,树高丈许,白皮。其子八、九月熟,色赤,似枸杞子,味苦,必两两相并。与空疏不同,空疏一名杨栌,子为荚,不似溲疏。

2.《本草会编》:按李当之但言溲疏子似枸把子,不曾言树相似。马志因其子相似,遂谓树亦相似, 以有刺无刺为别。苏颂又因巨骨、地骨之名疑其相类,殊不知枸杞未尝无刺,但小则刺多,大则刺少耳。《本草》中异物同名甚多。况一骨字之同耳,以此为言

来源药材基源:为虎耳草科植物溲疏的果实。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eutzia scabra Thunb.

采收和储藏:7-10月采收果实,晒干。

原形态溲疏 落叶灌木,高达3m。小枝中空,赤褐色,幼时有星状毛,老时则光滑或呈薄片状剥落,芽具多数覆瓦状鳞片,无毛。叶对生;有短柄;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长5-12cm,宽2-4cm,先端尖以至钝渐尖,基部稍圆,边缘具小齿;上面疏被辐射线5条的星状毛,下面被少而密的6-12条辐射线的星状毛,但表面仍露出。圆锥花序直立,长3-10cm,具星状毛;萼杯状,有5齿,齿三角形,早落;花瓣5,白色或外面有粉红色斑点,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长约8mm,外面有星状毛;雄蕊10,外轮雄蕊较花瓣稍短,花丝顶端具2齿;子房下位,花柱3,离生。蒴果近球形,先端扁平,径4-5mm,有多数细小种子。花期5-6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200m以下的山坡灌丛或栽培于庭园。

资源分布:分布于山东、江苏、安徽、浙江、江西、湖北、贵州等地。

性状性状鉴别 果实近球形,直径1-3mm。表面深褐色,具三浅沟,及多数白色斑点,疏生浅黄色柔毛或无毛。顶端扁平,具花萼脱落痕或残基,基部有果柄或果柄脱落痕,果柄上有黄色柔毛,外果皮较薄,易破碎,横断面可见3室,每室充满黑色种子,种子肾形,极小。气微,味苦。

化学成分叶和花含黄酮类化合物:山柰酚-7-葡萄糖甙(kaempferol-7-glucoside),山柰酚-3-鼠李糖-7-葡萄糖甙(kaempferol 3-rhamno-7-glucoside),槲皮素-3-葡萄糖甙(quercetin-3-gluco side),槲皮素-3-鼠李糖-葡萄糖甙(quercetin-3-rhamnogluco side),山柰酚-3-三葡萄糖甙(kaempferol-3-triglucoside),山柰酚-3-葡萄果糖-鼠李糖-葡萄糖甙(kaempferol-3-glucorhamno glucoside)等;叶中尚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a,β-溲疏甙元(deutziogenin),a,β-卯花甙元(scabroge),卯花甙(scabroside),溲疏醇(deuziol)和卯花醇(scabrosideol)。

性味苦;辛;寒;小毒

归经膀胱;肾;胃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尿。主发热;小便不利;遗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作丸。外用:适量,煎水洗。

注意本品有毒,应慎服。

复方治妇人下焦三十六疾,不孕绝产:梅核仁辛夷各一升,葛上亭长七枚,泽兰子五合,溲疏二两,藁本一两。上六味,末之,蜜和丸,先食,服如大豆二丸, 日三,不知稍增。 (《千金方》承泽丸)

各家论述1.《本经》:主身皮肤中热,除邪气,止遗溺,可作浴汤。

2.《别录》:通利水道,除胃中热,下气。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夏至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夏至草药材名称夏至草拼音Xià Zhì Cǎo别名小益母草、白花夏枯、灯笼棵来源唇形科夏至草属植物夏至草Lagopsis supina (Steph.)IK.-

  • 鱼油

    药材名称鱼油拼音Yú Yóu别名鱼脂来源药材基源:为从魟科、鳐科食用鱼中提取的脂肪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Dasyatis akajei(Muller et Henle)2.Dasyatis ua

  • 红花刺参

    药材名称红花刺参别名刺参、降扯、细叶刺参来源川续断科红花刺参Morina betonicoides Benth.,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西南各省及西藏。性味甘,平。功能主治催吐。外用治化脓性创伤。用法用

  • 胡桐泪

    《中药大辞典》:胡桐泪药材名称胡桐泪拼音Hú Tónɡ Lèi别名胡桐律(《汉书》颜师古注),石律(《日华子本草》),石泪(《岭表录异》),胡桐碱(《纲目》)。出处《唐本

  • 败酱草

    药材名称败酱草拼音Bài Jiànɡ Cǎo别名黄花败酱、龙芽败酱、黄花龙牙来源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 ex Lin

  • 假友水龙骨

    药材名称假友水龙骨来源蕨类水龙骨科假友水龙骨Polypodium pseudoamoenum Ching,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甘肃、河南。性味甘、苦,平。功能主治清热解毒,祛风除湿。主治风湿关

  • 黄荆根

    《中药大辞典》:黄荆根药材名称黄荆根拼音Huánɡ Jī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马鞭草料植物黄荆的根。2月或8月采挖。药理作用根煎剂对小鼠有镇咳作用(氨水喷雾引咳法),并有祛痰作用

  • 鸡卵草

    药材名称鸡卵草别名鸡卵参、触须玉凤花来源兰科鸡卵草Habenaria tentaculata Reichb. 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止痛,消炎,生肌,止血,行气,补肾。用法用量3~5

  • 波叶紫金牛

    药材名称波叶紫金牛拼音Bō Yè Zǐ Jīn Niú别名小凉伞、千年不出山、矮脚凉伞、小部伞、不出林、小矮地茶、小狮子头、铁罗伞来源药材基源:为紫金牛科植物细罗伞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rdi

  • 山蛩虫

    药材名称山蛩虫拼音Shān Qiónɡ Chónɡ别名百脚陆,千脚虫;篦子虫、锅耳朵、大草鞋虫、百节虫、闷棒虫、空筒筒虫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蛩科动物燕山蛩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pirobol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