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名。见王芳林《临床实用痔漏学》。即坏疽漏。参见该条。
见《药材学》。为赤石脂之别名。详该条。
经穴别名。出《循经考穴编》。即肩髃。见该条。
见广温疫论条。
出《延寿第一绅言》。古称生女为弄瓦。
病证名。又名风眼。《诸病源候论》卷二十八:“此由冒触风日,风热之气伤于目,而眦睑皆赤烂,见风弥甚,世亦云风眼。”参见眼弦赤烂条。
出《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即热夜啼。详该条。
①指存在于脾脏的阴液(包括血液、津液等)。②指脾脏本身,与胃阳相对而言,脾脏为阴,胃腑为阳。③每脏皆有阴阳,脾阴与脾阳相对而言。
书名。又名《外科百效秘授经验奇方》、《新刻秘授外科百效全书》。4卷。旧题明·龚居中原编。撰年不详。卷1为史国公药酒方、经验方、痈疽总论;卷2为头面、牙、舌、咽喉诸病;卷3为胸腹背及二阴诸病;卷4为四肢
即羊水。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