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胡萝卜

胡萝卜

《中药大辞典》:胡萝卜

药材名称胡萝卜

拼音Hú Luó Bo

别名黄萝卜(《本草求原》),胡芦菔、红芦菔(《随息居饮食谱》),丁香萝卜(《现代实用中药》),金笋(《广州植物志》),红萝卜(《岭南草药志》)。

出处《日用本草》

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

原形态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多少被刺毛。根粗壮,肉质,红色或黄色。茎直立,高60~90厘米,多分枝。叶具长柄,为2~3回羽状复叶,裂片狭披针形或近线形;叶柄基部扩大。花小,白色或淡黄色,为复伞形花序,生于长枝的顶端;总苞片叶状,细深裂;小伞形花序多数,球形,其外缘的花有较大而相等的花瓣。果矩圆形,长约3毫米,多少背向压扁,沿脊棱上有刺。花期4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根含α-,β-,γ-和ε-胡萝卜素、西红柿烃、六氢西红柿烃等多种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0.1毫克%)、B2(0.3毫克%)和花色素。还含糖3~15%,脂肪油0.1~0.7%,挥发油0.014%,伞形花内酯等。根中挥发油的含量随生长而减少,胡萝卜素含量则随生长而增多。挥发油中含α-蒎烯、莰烯、月桂烯、α-水芹烯、甜没药烯等。尚含咖啡酸、绿原酸、没食子酸、对羟基苯甲酸。胡萝卜经冷藏后常产生苦味成分,经分离证明是3-甲基-6-甲氧基-8-羟基-3,4-二氢异香豆精。胡萝卜中还含一种能降低血糖的成分,可以用石油醚从干胡萝卜中提出。

叶含多量胡萝卜素,可作为制取胡萝卜素的原料。叶中含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0.01%。地上部分尚含胡萝卜碱和吡咯烷

花含花色素、槲皮素和山奈酚。

药理作用干胡萝卜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出的无定形黄色成分,溶于杏仁油,注射于人、兔、狗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性味甘,平。

①《日用本草》:"味甘辛,无毒。"

②《饮膳正要》:"味甘,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生微辛苦,熟则纯甘。"

归经入肺、脾经。

①《本草求真》:"入肺,兼入脾。"

②《本草撮要》:"入手、足阳明经。"

功能主治健脾,化滞。治消化不良,久痢,咳嗽。

①《日用本草》:"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

②《纲目》:"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

③《医林纂要》:"润肾命,壮元阳,暖下部,除寒湿。"

④《岭南采药录》:"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

⑤《现代实用中药》:"治久痢。"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生食或捣汁。外用:捣汁涂。

复方①治麻疹:红萝卜四两,芫荽三两,荸荠二两。加多量水熬成二碗,为一日服量。

②治水痘:红萝卜四两,风栗三两,芫荽三两,荸荠二两。煎服。

③治百日咳:红萝卜四两,红枣十二枚连核。以水三碗,煎成一碗,随意分服。连服十余次。(选方出《岭南草药志》)

各家论述①《本草求真》:"胡萝卜,因味辛则散,味甘则和,质重则降。故能宽中下气,而使肠胃之邪,与之俱去也。但书又言补中健食,非是中虚得此则补,中虚不食得此则健,实因邪去而中受其补益之谓耳。"

②《医林纂要》:"胡萝卜,甘补辛润,故壮阳暖下,功用似蛇床子。"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胡萝卜

药材名称胡萝卜

拼音Hú Luó Bo

英文名Carrot

别名黄萝卜、胡芦菔、红芦菔、丁香萝卜、金笋、红萝卜、伞形棱菜

出处出自《日用本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胡萝卜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aucus carota L.var. satiua Hoffm.

采收和储藏:冬季采挖根部,除去茎叶,须根,洗净。

原形态二年生草本,高达120cm。根肉质,长圆锥形,粗肥,呈橙红色或黄色。茎单生,二至三回羽状全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先端尖锐,有小尖头;茎生叶近无柄,有叶鞘,末回裂片小或细长。复伞形花序;花序梗长10-55cm,有糙硬毛;总苞片多数,呈叶状,羽状分裂,裂片线形;伞辐多数,结果期外缘的伞辐向内弯曲;小总苞片5-7,不分裂或2-3裂;花通常白色,有时带淡红色;花柄不等长。果实圆卵形,棱上有白色刺毛。花期5-7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栽培生物学特性 对气候的选择不严,到处可栽培,但性喜冷凉,喜充足日光。适宜于中性土种植,在微酸性和微碱性的土中,也能生长良好。在重粘土和低温或排水不良的土地则不家栽种。

栽培技术 用种子繁殖。小面积栽种用撒播法,大而积栽种用条播法,行距15cm,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细土,稍镇压,再用草覆盖,保持土壤湿润。每1hm2用种量无毛种子为4.2-6.6kg,播后5-6d发芽,11d左右齐苗。

田间管理 发芽后,一般间苗2-3次,按行株距12cm×6cm,定苗。施肥以基肥为主,追肥须在生长前期进行,中耕除草2-3次,浅培土,勿使根部外露。

化学成分根含α-、β-、γ-和ξ-胡萝卜素(carotene),西红柿lycopene),六氢西红柿phytofluene)等多种类胡萝卜素;维生素B1(0.1mg%、B2(0.3mg%)和花色素。还含糖3%-15%,脂肪油0.1%-0.7%,挥发油0.014%,伞形花内酯(umbellifo-erone)等[1]。根中挥发油的含量随生长而减少,胡萝卜素含量则随生长而增多。挥发油中含α-蒎烯(α-pinene),樟烯(cam-phene),月桂烯(myrcene),α-水芹烯(α-phellandrene),甜没药烯(bisabolene)等。

药理作用干胡萝卜石油醚提取部分,分离出的无定形黄色成分,溶于杏仁油,注射于人、兔、狗均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性味味甘;辛;性平

归经归脾;肝;肺经

功能主治健脾和中;滋肝明目;化痰止咳;清热解毒。主脾虚食少;体虚乏力;脘腹痛;泄痢;视物昏花;雀目;咳喘,百日咳;咽喉肿痛;麻疹;水痘;疖肿;汤火伤;痔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0-120g;或生吃;或捣汁;或煮食;外用:适量,煮熟捣敷;或切片烧热敷。

注意《本草省常》:“宜熟食,多食损肝难消,生食伤胃。”

各家论述1.《日用本草》:宽中下气,散胃中邪滞。

2.《纲目》:下气补中,利胸膈肠胃,安五脏,令人健食。

3.《医林纂要》:润肾命,壮元阳,暖下部,除寒湿。

4.《岭南采药录》:凡出麻痘,始终以此煎水饮,能消热解毒,鲜用及晒干用均可。

5.《现代实用中药》:治久痢。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白补药

    《中药大辞典》:白补药药材名称白补药拼音Bái Bǔ Yào出处《贵州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花茎状丹参的全草。夏、秋采收。原形态花茎状丹参,又名:地梗鼠尾。多年生草本。基生叶6~1

  • 绿豆叶

    《中药大辞典》:绿豆叶药材名称绿豆叶拼音Lǜ Dòu Yè出处《纲目》来源为豆科植物绿豆的叶片。性味《本草汇言》:"味苦,气寒,无毒。"功能主治治吐泻,斑疹,疔

  • 藏报春

    药材名称藏报春拼音Cánɡ Bào Chūn别名年景花、大虎耳草出处藏报春之名始载于《植物名实图考》,云:"藏报春,滇南圃中植之。叶如蜀葵,叶多尖叉,就根生叶,长柄肥柔。春初抽葶开花,如报春稍大,附下

  • 裂序楼梯草

    药材名称裂序楼梯草拼音Liè Xù Lóu Tī Cǎo出处始载于(东北林学院《植物研究室汇刊》)。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裂序楼梯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tostema schizoc

  • 荠薴

    药材名称荠薴拼音Qí Nínɡ英文名Largeserrate Mosla, Herb of Largeserrate Mosla别名臭苏、青白苏出处出自《唐本草》。1.《本草图经》:陈藏器谓荠薴自是一

  • 薜荔

    《中药大辞典》:薜荔药材名称薜荔拼音Bì Lì别名木莲藤(《日华子本草》),辟萼(《质问本草》),石壁莲(《植物名汇》),木瓜藤、膨泡树、饼泡树、壁石虎、木壁莲(《中国树木分类学》

  • 滇常山花

    药材名称滇常山花拼音Diān Chánɡ Shān Huā别名乌药花来源药材基源:为马鞭草科植物滇常山的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lerodendrum yunnanense Hu ex Hand.-

  • 灰栒子

    《全国中草药汇编》:灰栒子药材名称灰栒子拼音Huī Xún Zǐ来源蔷薇科灰栒子Cotoneaster acutifolius Turcz.,以枝、叶及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内蒙古、河北、山西、

  • 泥胡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泥胡菜药材名称泥胡菜拼音Ní Hú Cài别名剪刀草、石灰菜、绒球、花苦荬菜、苦郎头来源菊科泥胡菜属植物泥胡菜Hemistepta lyrata Bu

  • 金爪儿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爪儿药材名称金爪儿拼音Jīn Zhuǎ ér别名五星黄、爬地黄、雷公须、路边黄、小苦藤菜、红苦藤菜、枪伤药来源报春花科金爪儿Lysimachia grammica 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