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医百科>膀胱俞

膀胱俞

经穴名。代号BL28。出《脉经》。属足太阳膀胱经膀胱背俞穴。位于骶部,平第二骶后孔,距骶正中线1.5寸处。当骼后上棘内缘下与骶骨间凹陷中;一说“除脊各寸半”(《针灸资生经》)。布有第一、二骶神经后支的外侧支和骶外侧动、静脉后支。主治遗尿癃闭泄泻,阴部湿痒肿痛,腰骶痛;以及尿路感染等。直刺1~1.5寸。艾炷灸5~7壮;或艾条灸10~15分钟。

猜你喜欢

  • 萧炳

    【生卒】:十世纪【介绍】:五代时医生。兰陵(今山东峄县)人。为查阅本草方便,取本草药名第一字,定“平上去入”四声,编《四声本草》5卷,已佚。

  • 热痧

    痧证之一。《七十二种痧症救治法·热痧》:“此系外受热邪,发热狂躁,一周时不治则死。治法:用三指拍曲池穴,拍出紫黯块,刺出微血;用香油钱刮两臂臑穴,余同上寒痧症各穴,服绿豆清汁碗半而愈。”参见痧、阳痧、

  • 干浆

    出清·翟良《痘科类编释意》。为痘疮收靥发热的证候。详收靥条。

  • 桐君采药录

    见桐君药录条。

  • 阴虱疮

    病名。阴虱寄生所致之皮肤病。见《外科证治全书》卷三。又名八脚虫疮。因患处皮肤不洁,阴虱寄生所致。生于前阴毛际,初起红色或淡红色丘疹,奇痒难忍,搔破感染成疮,中含紫点。治宜重视个人卫生,消灭阴虱。用百部

  • 蛇胎

    病名。①见《外治寿世方》卷四。即蛇身。详该条。②怪胎之一。

  • 豆豉法

    古代下胎毒法之一。取淡豆豉煎为浓汁,频频喂服,适宜于胎禀怯弱,体质不强,而有胎毒内蕴的婴儿。

  • 跌蹶

    出《金匮要略浅注》卷八。即趺蹶。详该条。

  • 刺禁论篇

    《素问》篇名。本篇讨论针刺禁忌问题,故名。内容介绍人体禁刺部位,以及误刺的不良后果。文中还指出在暴饮暴食、饥渴、过度劳累,情绪剧烈波动的情况下,不宜立即针刺,否则容易发生意外。

  • 香砂理气汤

    《证治准绳·类方》第三册方。藿香、砂仁、人参、炮姜、炙甘草、白术。水煎服。治中寒腹痛,肢冷便溏,或呕吐脘满,苔白腻,脉沉弦。《重订通俗伤寒论》亦有本方,但无藿香,有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