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则之一。出《素问·至真要大论》。指轻浅单纯的病证,可逆其病气而治之。如寒证用热药,热证用寒药。参见正治条。
辨析疾病证候。为辨证论治的基本环节之一,参见辨证论治条。
吃一顿饭的时间。《素问·缪刺论》:“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顷而已。”
病名。出《伤科补要·凡例》。即脱臼。详该条。
见古本康平伤寒论条。
病名。出《外科真诠》卷上。即脑疽之未老先白头者。见脑疽条。
骨痿的别称。《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详骨痿条。
证名。见《区学入门》卷五。《医钞类编·胁痛门》:“虚盛成损,胁下常有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酒色过度,当胁一点痛不止,名干胁痛,甚危,惟大补气血而已。”方用八物汤、补肝散、六味
【介绍】:明代医家。字伯期。婺源大畈(今属江西)人。世医出身。屡考科举不中,改学医术,在黄山白岳山一带行医。临证精于治痘,认为痘科无死证,治不好,是医生之过。著有《痘科秘诀》,已佚。
见《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为雪乌之藏族语名,详该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