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证名。出清·邹五峰《外科真诠》。①即痄腮。详该条。②《外科启玄》:“大人小孩疳食透腮颊,初生时如米豆大一小疮,次则渐大,蚀破腮颊,故名含腮疮。”
出《伤寒论》。即温针。见该条。
见《泉州青草药》。为剪刀草之别名,详该条。
见《外科正宗》卷一。即黍米寸金丹,见该条。
病证名。指小儿大病瘥后因劳倦而复发,见《婴童百问》。如劳复而寒热往来,胸胁满痛,呕吐烦渴者,宜小柴胡汤和解表里。
证名。出《素问·玉机真藏论》。一作腹。指腹部胀满不适,或腹部胀大。《诸病源候论·腹胀候》:“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府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壅,虚则胀
见《广东中草药》。为鸡骨香之别名,详该条。
病证名。见清·颜筱园《眼科约编》。即瞳神缩小。详该条。
见竹林寺三禅师女科三种条。
书名。见《崇文总目》。1卷,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