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工尾势。详该条。
病名。①五蒸之一。因形容其发热自骨髓蒸发而出,故名。《外台秘要》卷十三:“骨髓中热,称为骨蒸,”《诸病源候论·虚劳骨蒸候》:“蒸病有五。一曰骨蒸,其根在肾,旦起体凉,日晚即热,烦躁,寝不能安,食无味,
见《青海药材》。为益母草之别名,详该条。
即偶刺,见该条。
病名。又名穿腮。即骨槽风。详该条。
①经穴名。代号RN3。出《素问·骨空论》。别名玉泉、气原。属任脉。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之募穴。位于腹正中线,脐下4寸(《针灸甲乙经》)。布有髂腹下神经的分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
构成口腔的骨骼。如口盖骨、上牙床骨、下牙床骨等。详各条。
出《神农本草经》。为地胆之别名,详该条。蚘,蛔的异体字。详蛔虫条。
指皮肤枯涩失去润泽。为精血枯涸的一种表现。《素问·阴阳别论》:“三阳为病,发寒热,下为痈肿及为痿厥踹。其传为索泽,其传为颓疝。”
眼科病证。出《神农本草经》卷二。眼生膜障,其血丝色淡而稀疏者,称白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