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鸳鸯

鸳鸯

《全国中草药汇编》:鸳鸯

药材名称鸳鸯

拼音Yuān Yānɡ

来源雁行目鸭科鸳鸯Aix galericulata (L.),以入药。

生境分部我国东北和东部地区。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治瘘疮,疥癣,血痔。

用法用量肉适量,鲜用或焙干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鸳鸯

药材名称鸳鸯

拼音Yuān Yānɡ

别名邓木鸟(《荆楚岁时记》),匹鸟(《禽经》),黄鸭(《纲目》)。

出处《千金·食治》

来源为鸭科动物鸳鸯

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3厘米。嘴扁,红棕色。虹膜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羽色绚丽,额和头顶的中央翠绿,并带金属光泽;枕冠为铜赤、紫、绿及白色等长羽组成;头顶两侧有纯白眉纹;眼先淡棕黄,颊转棕栗;眼的上方和耳羽棕白;颈侧领羽细长如矛,呈辉栗色,羽轴淡黄;颏和喉几纯栗色。背和腰暗褐,而有铜绿色金属反光;肩部两侧有白纹2条;最内2枚三级飞羽扩大成扇形而竖立。尾羽暗褐,而带金属绿色。上胸和胸侧呈紫褐色金属光泽;下胸两侧绒黑,镶以显着的白色横带2条,各羽基部灰褐色。下胸以至尾下覆羽纯白。雌鸟较小,头部灰褐,背部苍褐色,腹部纯白,翅无扇形羽。脚和趾红黄色,蹼黑色。

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流中。平时成对生活,飞行力颇强,筑巢于树洞内。

生境分部繁殖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越冬时在长江以南直至华南一带。

性味咸,平。

①《千金·食治》:"味苦,微温,无毒。"

②《嘉祐本草》:"味咸,平,小毒。"

③《日用本草》:"酸,无毒。"

功能主治治痔痿,疥癣。

①《荆楚岁时记》:"主齿痛。"

②《千金·食治》:"主瘘疮,清酒浸之,炙令热以薄之,亦炙服之。"

③《嘉祐本草》:"主诸瘘疥癣病,以酒浸炙令热,敷疮上,冷更易。"

用法用量内服:煮食。外用:煮熟切片敷贴。

注意孟诜:"多食令人患大风。"

复方①治五痔漏疮:鸳鸯一只,治如食法,煮令极熟,细细切,以五味、醋食之,羹亦妙。(《食医心镜》)

②治老人五痔,泄血不止,积日困劣无气,亦疗久瘘疮:鸳鸯一枚,如常法,以五味、椒酱腌,火炙之令熟,空心渐食之。(《寿亲养老新书》鸳鸯法炙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鸳鸯

药材名称鸳鸯

拼音Yuān Yānɡ

英文名Mandarin duck

别名邓木鸟、匹鸟、黄鸭

出处出自《千金 食治》

来源药材基源:为鸭科动物鸳鸯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Aix galericulata(Linnaeus)

原形态鸳鸯,体长约40cm左右,体重约500g左右。雄鸟眼的上方和耳羽棕白,颊转棕栗。颏、喉几纯栗色。额和头顶的中央呈金属光泽,翠绿,头顶两侧有白眉纹伸至颈项。枕部丛生长的羽氇,与后颈的金属暗绿和暗紫色羽组成羽冠。背和腰暗褐,而有铜绿色金属反光。初级飞羽暗褐色;次级飞羽褐色;三级飞羽黑褐,外翈显金属蓝绿色,最后1枚外羽呈金属蓝绿色而具栗黄色羽端,内翈扩大为扇形,直立如帆。上胸和胸侧呈紫暗色金属光泽,下胸纯白。必羽暗褐,尾下覆羽纯白。雌鸟眼周和金属光泽,下胸纯白。尾羽暗褐,尾下覆羽纯白。雌鸟眼周和眼后有1条纵纹,白色;颏、喉白色。头和颈的背面均灰褐色,颈侧浅灰褐色。上体余部橄榄褐色,两翅没有醒目的帆状羽。虹膜棕色,外围有黄白色环;嘴红棕色;脚和趾红黄色,蹼膜黑色。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内陆湖泊和溪泫中平时成双生活而不分离。既善走又善游泳,飞行力亦强。杂食性。巢营于树洞内,每窝产卵6-10枚,灰黄色。

资源分布:繁殖在我国内蒙古和东北北部,越冬在长江以南至华南一带。

性味味咸;性平

归经大肠经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止血;杀虫。主痔瘘下血;疥癣

用法用量内服:适量,煮熟食。外用:适量,煮熟切片敷贴。

注意1.《嘉佑本草》:“食其肉,令人患大风。”2.《日用本草》:“肉不可食,食之动风发癞。”

复方①治五痔漏疮:鸳鸯一只,治如食法,煮令极熟,细细切,以五味、醋食之,羹亦妙。(《食医心镜》)②治老人五痔,泄血不止,积日困劣无气,亦疗久瘘疮:鸳鸯一枚,如常法,以五味、椒酱腌,火炙之令熟,空心渐食之。(《寿亲养老新书》鸳鸯法炙方)

各家论述1.《荆楚岁时记》:主齿病。

2.《千金·食治》:主瘘疮,清酒浸之,炙令热以薄之,亦炙服之。

3.《嘉佑本草》:主诸瘘疥癣病,以洒浸炙令热,敷疮上,冷更易。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耳叶排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耳叶排草药材名称耳叶排草别名耳状珍珠菜、二郎箭来源报春花科耳叶排草Lysimachia auriculata Hemsl.,以根、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性味苦、涩,平。功能主治

  • 小鬼钗

    药材名称小鬼钗拼音Xiáo Guǐ Chāi别名鹿角草、山黄连、土黄连、不怕日草、小鬼叉手、鬼针草、鬼疙针、刺针草、细叶鬼针草、细叶刺针草、小刺叉。锅叉草、一包针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小花鬼针草的全

  • 中华石楠

    药材名称中华石楠拼音Zhōnɡ Huá Shí Nán来源药材基源:为蔷薇科植物中华石楠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hotinia beauverdiana Schneid.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

  • 齿缘钻地风

    药材名称齿缘钻地风拼音Chǐ Yuán Zuàn Dì Fēnɡ出处《浙江天目山药植志》来源为虎耳草科植物齿缘钻地风的根。全年可采,晒干。原形态落叶灌木,高4米以上。叶对

  • 伤寒草

    《中药大辞典》:伤寒草药材名称伤寒草拼音Shānɡ Hán Cǎo别名夜牵牛、星拭草(《岭南采药录》),寄色草(《广州植物志》),返魂香(《广东中药》Ⅱ),消山虎(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黑鸫

    药材名称黑鸫拼音Hēi Dōnɡ别名乌鸫、牛屎八、百舌来源雀形目鸫科乌鸫Turdus merula man darinus Bonaparte,以肉入药。生境分部四川。性味甘、咸,平。功能主治主治头晕

  • 棕叶七

    药材名称棕叶七拼音Zōnɡ Yè Qī英文名Waterplantainleaf Calanthe别名克马七、长青九龙盘出处始载于《新华本草纲要》。来源药材基源:为兰科植物泽泻虾脊兰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

  • 突厥雀

    《中药大辞典》:突厥雀药材名称突厥雀拼音Tū Jué Què别名鹅鸠、寇雉(《尔雅》),沙鸡(《尔雅义疏》)。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沙鸡科动物毛腿沙鸡的肉。原形态雄鸟体长约40厘米

  • 光叶海桐叶

    药材名称光叶海桐叶拼音Guānɡ Yè Hǎi Tónɡ Yè英文名Leaf of Glabrousleaf Pittosporum别名一朵云叶出处出自《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药材基源:为海桐花

  • 鹄绒毛

    《中药大辞典》:鹄绒毛药材名称鹄绒毛拼音Hú Rónɡ Máo出处汪颖《食物本草》来源为鸭科动物大天鹅的绒毛。原形态形态详"鹄油"条。功能主治汪颖《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