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黄芩芍药汤

黄芩芍药汤

类证活人书》卷十九: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黄芩白芍白术地黄各30克

制法上药锉于麻豆大。

功能主治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5克,以水150毫升,煎至)00毫升,去滓温服。

寒则加生姜,同煎服。

摘录类证活人书》卷十九

《活人书》卷十九: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黄芩1两,白芍药1两,白术1两,干地黄1两。

制法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妇人伤寒,口燥咽干,腹满不思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以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寒则加生姜同煎服。

摘录《活人书》卷十九

《赤水玄珠》卷二十八: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条芩3钱,芍药2钱,升麻2钱,甘草1钱。

功能主治麻痘滞下。肠胃热泻。

用法用量水煎服。

各家论述医方考》:条芩可以清之,芍药可以寒之,升麻可以举之,甘草可以调之。

摘录《赤水玄珠》卷二十八

伤寒大白》卷二: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黄芩白芍药、川连、甘草

功能主治阳明表热而衄;湿热伤于少阳,下利,寒热口苦。

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幼科直言》卷五: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柴胡黄芩赤芍陈皮甘草、花粉、桃仁山楂肉、归尾。

功能主治小儿伤寒传里为热,发热作渴,谵言乱语,血分生热,小便赤黄,兼得微汗,传入少阴者。

用法用量白水煎,兼服牛黄锭子。

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种痘新书》卷十一: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黄芩1钱(炒),赤芍1钱,升麻1钱,甘草1钱5分,生地1钱5分,木通1钱5分,枳壳1钱5分,归尾1钱5分,川连8分,人参6分,酒大黄

功能主治麻症,实热滞于大肠,欲泄不泄,里急后重,时时欲出,滞而不下。

用法用量方中酒大黄用量原缺。

摘录《种痘新书》卷十一

《麻症集成》卷四:黄芩芍药汤

药方名称黄芩芍药汤

处方酒芩、酒芍、江壳、木香甘草

功能主治麻后下痢,日久者。

摘录《麻症集成》卷四

猜你喜欢

  • 白石方

    药方名称白石方处方五灵(炒烟尽,研细)、阿魏(研细)各等分。制法用雄黄、狗胆汁为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痞块、疳积、噎膈。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唾津送下。注意忌羊肉、醋、面。摘录《扶寿精方》

  • 膏子药

    《丹溪心法附余》卷二十四:膏子药药方名称膏子药处方天门冬(去心)2两,麦门冬(去心)半两,黄柏(蜜炙)2两,知母1两半,当归身1两,白芍药1两,白术8钱,菖蒲1两半,甘草半两。制法大约药1两,用水2大

  • 加味养血汤

    《幼科直言》卷五:加味养血汤药方名称加味养血汤处方黄耆、白术(炒)、白芍(炒)、丹皮(炒)、柴胡、陈皮、甘草、当归。功能主治潮热而唇白,神倦怠者,体虚也。用法用量水煎服。兼服健脾丸。摘录《幼科直言》卷

  • 六味沉香饮

    药方名称六味沉香饮处方沉香1两,葫芦巴(炒)1两,楝实(去核,炒)1两,茴香子(炒)1两,木香半两,附子(炮裂,去皮脐,切)半两。制法上(口父)咀,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肾脏虚冷,气攻心腹疼痛,腰背急强,

  • 茯苓佐经汤

    药方名称茯苓佐经汤处方茯苓1钱,陈皮1钱,半夏1钱,白术1钱,苍术1钱,藿香5分,泽泻5分,甘草5分,葛根5分,柴胡5分,厚朴5分,木瓜5分。功能主治足少阳经为四气所乘,以致腰腿发热疼痛,头目昏眩,呕

  • 黄耆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黄耆饮药方名称黄耆饮处方黄耆(锉)地榆桑寄生各45克艾叶15克 白龙骨(研)60克 生地黄60克生姜15克制法上七味,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补益冲任,摄血安胎。治妊娠胎漏,月水时下

  • 黄芩知母汤

    《圣济总录》卷一七八:黄芩知母汤药方名称黄芩知母汤处方黄芩(去黑心)知母(焙)各30克 萎蕤23克黄柏(去粗皮,炙)15克甘草(炙)15克制法上五味,粗捣筛。功能主治治小儿热痢不止。用法用量一至三岁儿

  • 滑翳决明丸

    药方名称滑翳决明丸处方石决明1两,车前子1两,五味子半两,细辛半两,大黄1两,茯苓1两,知母1两,茺蔚子1两,黑参1两,防风1两,黄芩1两。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下利实热。主滑翳

  • 地骨皮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地骨皮汤药方名称地骨皮汤处方生地麦冬黄耆山药五味手地骨皮淡竹叶功能主治主心经虚热,小便短赤,茎中疼痛,尿道口时有脓样分泌物,淋沥不断。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九《圣

  • 解毒泻肝汤

    《张皆春眼科证治》:解毒泻肝汤药方名称解毒泻肝汤处方柴胡9g,龙胆草3g,酒黄芩9g,银花30g,川黄连6g,生地9g,元参9g,赤芍9g,牡丹皮9g。功能主治清肝泻火,解毒除风。主花翳白陷。肝胆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