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东方荚果蕨

东方荚果蕨

药材名称东方荚果蕨

拼音Dōnɡ Fānɡ Jiá Guǒ Jué

别名大叶蕨、马来巴

来源药材基源:为球子蕨科植物东方荚果蕨的根茎或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Matteuccia orientalis(Hook.)Trev.[Struthiopteris orientalis Hook.]

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植株高达100cm。根茎直立,连同叶柄基部密被披针形大鳞片。叶簇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长30-80cm,禾秆色;叶片长椭圆形,长50-80cm,宽25-40cm,顶端渐尖,深羽裂,基部不变狭,叶轴和羽轴疏被狭披针形鳞片,二回羽状半裂;羽片长12-22cm,宽2.5-3cm,裂片边缘略具钝齿;侧脉单一;孢子叶一回羽状;羽片栗褐色,有光泽,向下面反卷包被囊群成荚果状。孢子囊群圆形,生于侧脉的分枝顶端,成熟时汇合成条形;囊群盖白膜质,近圆心形,基部着生,向外卷盖囊群,成熟时压在囊群下面,最后散失。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700-2600m的山坡阴湿灌木丛中或山谷路旁。

资源分布:分布于西南、中南及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等地。

化学成分含荚果蕨素(matteucin),甲氧基荚果蕨素(methoxymatteucin),荚果蕨酚(matteucinol),去甲氧基荚果蕨酚(desmethoxymatteucinol)。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祛风;止血。主风湿痹痛;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凤仙透骨草

    药材名称凤仙透骨草拼音Fènɡ Xiān Tòu Gǔ Cǎo别名透骨草、凤仙梗、凤仙花梗、凤仙花秸、凤仙花杆出处本品原植物形态描述始见于《救荒本草》,名“小桃红”。《本草正》云:“(凤仙花)善透骨通

  • 小飞蓬

    《全国中草药汇编》:小飞蓬药材名称小飞蓬拼音Xiǎo Fēi Pénɡ别名破布艾、鱼胆草、竹叶艾、臭艾、小山艾来源本品为菊科飞蓬属植物小飞蓬Erigeron canadensis L.,以全草或鲜叶入

  • 龙眼肉

    《中国药典》:龙眼肉药材名称龙眼肉拼音Lónɡ Yǎn Ròu英文名ARILLUS LONGAN别名龙眼、桂圆、圆眼来源本品为无患子科龙眼属植物龙眼Dimocarpus longa

  • 剪刀草

    《中药大辞典》:剪刀草药材名称剪刀草拼音Jiǎn Dāo Cǎo别名塔花(《植物学大辞典》),玉如意(《苏州本产药材》),山薄荷、土薄荷(《泉州青草药》),野薄荷(《泉州本草》),野仙人草、小叶仙人草

  • 紫铜矿

    《中药大辞典》:紫铜矿药材名称紫铜矿拼音Zǐ Tónɡ Kuànɡ出处《药性考》来源为硫化物类矿物斑铜矿的矿石。原形态等轴晶系。晶体呈立方体状,也有呈菱形十二面体、八面体状的,但极

  • 乌桕

    药材名称乌桕拼音Wū Jiù别名桊子树、桕树、木蜡树、木油树、木梓树、虹树、蜡烛树来源本品为大戟科植物乌桕属植物乌桕Sapium sebiferum (L.)Roxb.,以根皮、树皮、叶入药

  • 豆瓣还阳

    药材名称豆瓣还阳拼音Dòu Bàn Hái Yánɡ别名豆瓣菜、山飘香。来源药材基源:为景天科植物山飘风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edum major(Hemsl.)Migo[S.filipesa

  • 黑种草子

    《中国药典》:黑种草子药材名称黑种草子英文名SEMEN NIGELLAE来源本品系维吾尔族习用药材。为毛茛科植物瘤果黑种草Nigella glandulifera Freyn的干燥成熟种子。秋季采收成

  • 金狮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金狮藤药材名称金狮藤别名香里藤、香里陈、青香藤、金腰带[福建]来源马兜铃科马兜铃属植物柔毛马兜铃Aristolochia mollis Dunn,以根状茎及根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

  • 蛤蒌

    药材名称蛤蒌拼音Há Lóu别名假蒌、假蒟、臭蒌、山蒌、大柄蒌、马蹄蒌、钻骨风来源胡椒科胡椒属植物假蒌Piper sarmentosum Roxb.,以全株、根、叶或果实入药。全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