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冷水花

冷水花

《全国中草药汇编》:冷水花

药材名称冷水花

拼音Lénɡ Shuǐ Huā

别名麻叶[四川]

来源荨麻科冷水花属植物冷水花Pilea notata Wright,以全草入药。夏秋采集,晒干。

性味淡、微苦,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黄疸,肺结核。

用法用量0.3~1两。

注意孕妇忌用。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华本草》:冷水花

药材名称冷水花

拼音Lénɡ Shuǐ Huā

别名麻叶、土甘草、山羊血、白山羊、甜草

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ilea notata C.H.Wrigh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茎肉质,高25-65cm,无毛。叶对生,2枚稍不等大;叶柄每对不等长,长0.5-7cm;叶片膜质,狭卵形或卵形,长4-11cm,宽1.6-4.8cm,先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在基部之上有浅锯齿或浅牙齿,钟乳体条形,在叶两面明显而密,在脉上也有;基出脉3条。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状,长达4cm;雄花直径约1.5mm,花被片4,雄蕊4,较花被片长,花药白色;雌花序较短而密,长在1.2cm以下;雌花花被片3,狭卵形,长约0.5mm,中间1枚较长,外面具钟乳体,柱头画笔头状。瘦果卵形,稍偏斜,淡黄色,表面有疣状点。花期7-9月,果期9-11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350-1400m的林下或沟旁阴湿处。

资源分布:分布于中南及陕西、甘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四川、贵州等地。

性味淡;微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退黄;消肿散结;健脾和胃。主湿热黄疸;赤白带下;淋浊;尿血;小儿夏季热;疟母;消化不良;跌打损伤;外伤感染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或浸酒。外用:适量,捣敷。

注意妊娠慎服。

《贵州民间药物》:"孕妇忌服。"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飞来鹤

    《全国中草药汇编》:飞来鹤药材名称飞来鹤拼音Fēi Lái Hè别名隔山消、隔山撬[四川]、白何首乌[江苏、江西]、野红苕、羊角藤、土白蔹、万世竹、剪蛇珠、山步虎、野番薯来源为萝藤科牛皮消属植物飞来鹤

  • 玉米黑粉

    药材名称玉米黑粉别名玉米黑霉、棒子包来源真菌类担子菌纲黑粉菌科玉米黑粉Ustilago maydis (DC.) Corda,以孢子堆入药。生境分部本菌寄生在玉米植株的任何部位。化学成分本菌可产生丙氨

  • 豆腐渣

    《中药大辞典》:豆腐渣药材名称豆腐渣拼音Dòu Fu Zhā别名雪花菜(《随息居饮食谱》)。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制豆腐时,滤去浆汁后所剩下的渣滓。功能主治治疮疡肿毒,大便下血。复方①治一切

  • 景天三七根

    药材名称景天三七根拼音Jǐnɡ Tiān Sān Qī Gēn别名生三七、广三七(《南京民间药草》),小种三七,三百棒(《贵州民间方药集》)。出处《中国药植图鉴》来源为景天科植物景天三七的根,全年可采

  • 硫化铅

    药材名称硫化铅炮制用真黑铅、硫磺细末各一斤。先将铅入铁锅中融化,即将硫磺末四五两撒在铅上,黄即发焰,急用铁铲拌炒,所熔之铅即结成砂子。其有未尽结者,又须将硫磺末接续撒其上,勿令火熄,仍不住拌融化之铅,

  • 山槟榔

    《中药大辞典》:山槟榔药材名称山槟榔拼音Shān Bīnɡ Lɑnɡ别名山萝卜、化积药(《云南中草药》),地葫芦(《中国高等植物图鉴》)。出处《云南中草药》来源为唇形科植物鸡脚参的根。夏、秋采挖。洗净

  • 木本远志

    药材名称木本远志拼音Mù Běn Yuǎn Zhì别名山桂花、华石兰、木本瓜子金、西南远志、山楂花、乌棒子、大毛籽黄山桂。来源药材基源:为远志科植物长毛远志的根或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al

  • 阳桃花

    《中药大辞典》:阳桃花药材名称阳桃花拼音Yánɡ Táo Huā出处《岭南采药录》来源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的花蕾。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阳桃"条。功能主治治寒热往来。

  • 掌裂秋海棠

    药材名称掌裂秋海棠拼音Zhǎnɡ Li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水八角、水蜈蚣、酸猴儿、一口血、水黄连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掌裂秋海棠Begonia pedatifida

  • 金背枇杷果

    药材名称金背枇杷果拼音Jīn Bèi Pí Pá Guǒ英文名Fruit of Przewalsk Rhododendron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杜鹃花科植物陇蜀杜鹃的果实。拉丁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