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小黄连刺

小黄连刺

药材名称小黄连刺

拼音Xiǎo Huánɡ Lián Cì

英文名root of Soulie Barberry

别名黄芩老鼠刺、黄檗刺、小黄檗刺、猫儿刺、三颗针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小檗科植物锥花小檗的根及茎枝。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Berberis aggregata Schneid.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收根和茎枝,刮去粗皮,切片,晒干。

原形态锥花小檗,半常绿或落叶灌木,高可达3m。枝条棱显着,幼枝微有柔毛,老枝无毛棕黄色,具多数黑色疣点,刺三分叉,长8-20mm,细瘦。叶几无柄,近革质,4-15个簇生;叶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卵形,长8-25mm,宽4-11mm,先端圆形,有短尖,基部渐狭,叶中部以上边缘具3-8个疏生刺状锯齿,齿距2-3mm,上面暗黄绿色,下面灰色,有白偻,两面网脉显着。花多数,密生成无梗的短圆锥花序,花序直立,长1-2.5cm,有花10-30朵,花浅黄色,直径约6mm;萼片长约3.5mm;花瓣倒卵形,内轮花瓣先端微凹,基部有短爪;子房有胚珠2。浆果椭圆形或球形,长6-7mm,成熟时灰红色。花期5-6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2500m的山谷灌丛中或山坡林缘。

资源分布:分布于陕西、甘肃、四川等地。

化学成分小檗碱(berberine)等生物碱。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主湿热泻痢;火眼肿痛;热淋,带下;痈肿疮毒;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煎9汤,6-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葛藟汁

    《中药大辞典》:葛藟汁药材名称葛藟汁拼音Gě Lěi Zhī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葡萄科植物葛藟的藤汁。原形态葛藟(《诗经》),又名:葛、柜鬯(《说文》),巨苽、蓷藟(陆玑《诗疏》),千岁虆、虆芜(《

  • 狗毛

    《中药大辞典》:狗毛药材名称狗毛拼音Gǒu Máo出处《别录》来源为犬科动物狗的毛。功能主治①《别录》:"主产难。"②《纲目》:"烧灰汤服一钱。治邪疟;尾(毛)

  • 黑节草

    《中药大辞典》:黑节草药材名称黑节草拼音Hēi Jié Cǎo别名大黑节草、肝炎草、小接骨丹、大接骨草、四棱草出处《红河中草药》来源茜草科植物脉耳草的全草。全年可采,洗净,切段,晒干或鲜用。

  • 椆李

    药材名称椆李拼音Zhòu Lǐ别名臭李子、吗嘎[蒙名]来源蔷薇科椆李Padus asiatica Komar.,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东北。性味酸,平。功能主治止泻痢。治腹泻。用法用量3~5钱

  • 荔枝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荔枝草药材名称荔枝草拼音Lì Zhī Cǎo别名荠宁、雪见草、雪里青、癞子草、癞团草、癞疙宝草、蛤蟆草、猪婆草来源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荔枝草Salvia plebeia R

  • 密蒙花

    《中国药典》:密蒙花药材名称密蒙花拼音Mì Ménɡ Huā英文名FLOS BUDDLEJAE别名蒙花、蒙花珠、老蒙花、羊耳朵朵尖、水锦花、黄花醉鱼草来源本品为马钱科植物密蒙花Bu

  • 虎爪

    药材名称虎爪拼音Hǔ Zhuǎ出处《泉州本草》来源为猫科动物虎的爪甲。功能主治治脱骨疽,磨醋抹患处,频抹有效。摘录《中药大辞典》

  • 橄榄露

    《中药大辞典》:橄榄露药材名称橄榄露拼音Gǎn Lǎn Lù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喉,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酒毒及

  • 五齿剑

    药材名称五齿剑拼音Wǔ Chǐ Jiàn来源药材基源:为凤尾蕨科植物栗柄凤尾蕨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teris plumbea Christ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原形态陆生蕨类

  • 细叶黄杨

    药材名称细叶黄杨别名清明矮、千年矮、万年青、黄头艾来源黄杨科细叶黄杨Buxus harlandii Hance,以鲜叶入药。生境分部陕西、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化学成分含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