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山大刀根

山大刀根

药材名称山大刀根

拼音Shān Dà Dāo Gēn

别名刀斧伤根(《陆川本事》)。

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来源茜草科植物九节

化学成分含酚类、鞣质、三萜。

性味《陆川本草》:"苦涩,微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消肿解毒。治感冒发热,咽喉肿痛,风湿痛,胃痛,疟疾,痔疮,跌打损伤,疮疡肿毒。

①《陆川本草》:"治跌打损伤。"

②《广西中药志》:"散瘀止痛,消肿。治骨折刀伤,风湿痛。"

③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祛风去湿,按骨生肌。治感冒发热,扁桃体炎,咽喉肿痛,白喉;风湿骨痛,腰肌劳损,胸中滞痛;跌打损伤,蛇咬伤,疮疡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2~3钱;或浸酒。外用:捣敷或煎水洗。

复方①治疟疾:山大刀头二两。斩碎,煎好酒四两,在发作前一小时服。(《岭南草药志》)

②治风火牙痛:大罗伞根一两;捣烂。冲温开水取汁含漱。(《广西中草药》)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单叶血盆草

    药材名称单叶血盆草拼音Dān Yè Xuè Pén Cǎo别名破罗子(《峨帽药植》),反背红、朱砂草(《贵州民间方药集》),红肺筋、红五匹、血盆草(《四川中药志》),红青

  • 青酒缸根

    药材名称青酒缸根拼音Qīnɡ Jiǔ Gānɡ Gēn出处《草木便方》来源为豆科植物小槐花的根。9~10月挖取根部,洗净,晒干。化学成分含生物碱0.12%。性味苦,温。①《草木便方》:"性温

  • 千叶独活根

    药材名称千叶独活根拼音Qiān Yè Dú Huó Gēn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裂叶独活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Heracleum millefolium Diels采收和储藏:4-10月采挖,

  • 药材名称李拼音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 salicina 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性味根:苦,寒。种仁:苦,平。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

  • 山马鞭草

    药材名称山马鞭草拼音Shān Mǎ Biān Cǎo英文名Denseleaf Sedge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来源药材基源:为莎草科植物密叶苔草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rex mau

  • 丝毛毛毡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丝毛毛毡草药材名称丝毛毛毡草别名毛毡草来源菊科丝毛毛毡草Blumea sericans (Kurz) Hook. f.,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浙江、福建、台湾、江西、湖南、广东、广西

  • 九头妖

    药材名称九头妖拼音Jiǔ Tóu Yāo别名黄冠菊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黄樱菊的全草。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Xanthopappus subacaulis C. Winkl.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

  • 软水黄连

    《全国中草药汇编》:软水黄连药材名称软水黄连拼音Ruǎn Shuǐ Huánɡ Lián别名土黄连、水黄连、软杆子水黄连来源毛茛科唐松草属植物多枝唐松草Thalictrum ram

  • 柞木皮

    《中药大辞典》:柞木皮药材名称柞木皮拼音Zhà Mù Pí别名孤奴、纳葛窊(《霉疠新书》)。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大风子科植物柞木的树皮。原形态柞木(《本草拾遗》),又名

  • 佛手花

    《中药大辞典》:佛手花药材名称佛手花拼音Fó Shǒu Huā别名佛柑花(《四川中药志》)。出处《随息居饮食谱》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佛手的花朵和花蕾。于早晨日出前疏花时采收,或拾取落花,晒干或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