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散血草

散血草

《中药大辞典》:散血草

药材名称散血草

拼音Sàn Xuè Cǎo

出处《陕西中草药》

来源苦苣苔科植物旋蒴苣苔带根全草。春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叶基生;卵形或近圆形,稀为长圆形,长6~10厘米,边缘具细钝锯齿,两面均伏生短柔毛;具叶柄。花茎数个丛生,直立,高15~20厘米;聚伞花序顶生,花5~6朵,粉红色;苞片小;萼片5,狭;花冠阔钟状,基部稍不等,2唇形,裂片5,卵形,蒴果线形,长2~3厘米,室裂,果瓣2,螺旋状扭转。

生境分部生于林下石壁上。分布云南、四川、湖北、陕西、浙江等地。

性味苦,凉。

功能主治止血,散血,消肿。治外伤出血,跌打损伤。

用法用量外用:捣敷或研粉撒。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散血草

药材名称散血草

拼音Sàn Xuè Cǎo

英文名Herb of Clarke Boea

出处出自《陕西中草药志》

来源药材基源:为三叉蕨科植物地耳蕨的全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Quercifilix zeylanica(Houtt.)Copel.[Ophioglossum zeylanica Houtt.]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洗净,晒干。

原形态植株高约20cm。根茎横生,纤细,被红褐色、卵状披针形鳞片,边缘具疏毛。叶近生或远生,二型;营养叶柄长3-5cm,具棱角,基部以上到叶轴和叶脉密被棕色、开展性有节的长细毛;叶片卵形至长圆状卵形,三出,长6-9cm,宽3-4cm,侧生羽片短小,全缘或浅裂,顶生羽片浅羽裂;叶脉网状,有分叉的内藏小脉;孢子叶长,远超出营养叶,叶柄长10-18cm,近无毛;叶片狭缩,三出或单一,裂片线形,先端裂片较大,长5-8cm,下部羽片分裂,两侧1对裂片通常基部下侧有一分叉小片;侧脉明显,下面隆起,沿中脉两侧各有1行狭长网眼。孢子囊群线形,在中脉两侧各有1行,成熟后满布于叶背;无囊群盖。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海拔100-800m的林下湿地或溪沟边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海南、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苦;凉

归经肝经

功能主治清热利湿;凉血止血。主痢疾;小儿泄泻;淋浊;便血;衄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藕蔤

    药材名称藕蔤拼音ǒu Mì别名蔤(《尔雅》),藕丝菜(《纲目》)。出处《纲目》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细瘦根茎。性味《纲目》:"甘,平,无毒。"功能主治①汪颖《食物本草》:&

  • 滇苦菜

    药材名称滇苦菜拼音Diān Kǔ Cài别名苦马菜、滇苦苣菜来源菊科苦苣菜属植物苦苣菜Sonchus oleraceus L.,以全草入药。四季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鸡肠狼毒

    《中药大辞典》:鸡肠狼毒药材名称鸡肠狼毒拼音Jī Chánɡ Lánɡ Dú别名顺水龙(《滇南木草》),顺水狼毒(《昆明药植调查报告》)。出处《滇南本草》来源为大戟科植物

  • 绒背蓟

    药材名称绒背蓟拼音Rónɡ Bèi Jì别名猫腿姑来源菊科蓟属植物绒背蓟Cirsium vlassovianum Fisch以块根入药。春秋采挖,洗净,鲜用或晒干。性味微

  • 尖槐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尖槐藤药材名称尖槐藤别名高冠藤、小双飞蝴蝶来源萝藦科尖槐藤Oxystelma esculentum (L. f.) F. A. Schult.,以全株、根入药。生境分部广东、广西、

  • 虻虫

    《全国中草药汇编》:虻虫药材名称虻虫拼音Ménɡ Chónɡ别名牛虻、牛蚊子、牛蝇、牛苍蝇、瞎蒙来源虻科昆虫复带虻Tabanus bivittatus Matsumura 或鹿虻T

  • 水团花

    《中药大辞典》:水团花药材名称水团花拼音Shuǐ Tuán Huā别名水杨梅(《广州植物志》),水黄凿(《陆川本草》),青龙珠(《广西中兽医药植》),穿鱼柳、假杨梅(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 柄果槲寄生

    药材名称柄果槲寄生拼音Bǐnɡ Guǒ Hú Jì Shēnɡ别名有柄槲寄生、桂花寄生、油桐寄生、寄生茶、刀叶槲寄生出处始载于《海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柄果槲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

  • 八角乌

    药材名称八角乌拼音Bā Jiǎo Wū别名活血莲[湖北、湖南]、金杯盂、独脚莲[福建]、橐吾、铁冬苋、大马蹄、大马蹄香、马蹄当归、一叶莲来源为菊科大吴风草属植物大吴风草Farfugium japoni

  • 省沽油

    《全国中草药汇编》:省沽油药材名称省沽油拼音Shěnɡ Gū Yóu别名水条来源省沽油科省沽油Staphylea bumalda DC.,以果实、根入药。生境分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