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水半夏

水半夏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半夏

药材名称水半夏

拼音Shuǐ Bàn Xià

别名戟叶半夏

来源天南星犁头尖属植物戟叶犁头尖Typhonium flagelliforme (Lodd.)Blume,以块茎入药。冬至前后采收。鲜用块茎,随时采挖,除去须根和叶、洗净。

性味辛、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用法用量2~3钱。外用鲜品捣烂外敷。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中药大辞典》:水半夏

药材名称水半夏

拼音Shuǐ Bàn Xià

英文名RhizomaTyphonii Flagelliformis

别名半夏半夏、田三七、疯狗薯

来源天南星科植物水半夏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lume 的块茎。秋冬采挖块茎,除去外皮及须根,洗净,晒干。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块茎圆锥形、椭圆形或倒卵形,直径1~2cm,上部以下具宽鞘;叶片戟状长圆形,前裂片较大,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裂片较小,长三角形。花序柄细长;佛焰苞管部绿色,檐部绿色至绿白色,顶端长鞭状或较短。肉穗花序比佛焰苞长或短,顶端具淡黄绿色的附属器。雌花序卵形,中性花序锥形,雄花序黄色。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浆果卵圆形,绿色。花期4~5月,果期6~7月。

生境分部生于田边、山溪或低洼湿地。主产广西。

性状块茎近圆形、椭圆形、圆锥形或倒卵形,直径0.5~1.5cm,高0.8~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上部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化学成分含有机酸、酚类化合物、鞣质、甾醇及生物碱。

性味性温,味辛;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支气管炎;外用鲜品治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咬伤。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水半夏

药材名称水半夏

拼音Shuǐ Bàn Xià

别名慈姑土田七

来源药材基源:为天南星科植物鞭檐犁头尖的块茎。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yphonium flagelliforme(Lodd.)BI.[Arum flagelliforme Lodd.]

采收和储藏:11月采收,用石灰水浸泡24小时,用木棍搅拌去皮后,晒干或烘干或鲜用。

原形态鞭檐犁头尖,多年生草本。块茎近圆形,直径1-2cm,上部周围密生长2-4cm的肉质根。叶3-4,叶柄长15-30cm,中部以下具宽鞘,基部鞘宽达1.5-2cm;叶片戟状长圆形,基部心形或下延,前裂片长5-14cm,宽2-4cm,长圆形或长圆披针形,侧裂片向外水平伸展或下倾,长三角形,长4-5cm,宽3-5mm;侧脉4-5对,其中1对基出,均上举,背面不明显,集合脉2条,外圈靠近边缘,内圈与边缘相距3-5mm。花序柄细,长5-15cm;佛焰苞管部绿色,卵圆形,长1.5-2.5cm,直径1.2-2cm,檐部绿色至绿白色,披针形,常伸长卷曲为长鞭状,长7.5-25cm,下部展平宽5-8cm;肉穗花序比佛焰苞短或长;雌花序卵形,长1.5-1.8cm,下部粗8-10mm;中性花序长1.7cm;雄花序长5-6mm,黄色;附属器淡黄绿色,具柄,下部为长圆锥形,向上为细长的线形,共长16-17cm;雌花子房倒卵形或近球形,柱头小,中性花中部以下为棒状,长达4mm,上弯,黄色,先端紫色;上部的锥形,淡黄色,下倾并有时内弯;雄花的雄蕊2,药室近圆球形。浆果卵圆形。花期4-5月,果期6-8月。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溪浅水中、水田或田边以及其他湿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等地。

栽培1.生物学特性:喜温暖湿润气候,喜肥。宜选择土层深厚、肥沃的砂壤土水田栽种,不宜在过酸过碱或冷水田种植。

栽培技术:繁殖方法:用块茎繁殖。在11月收获时,选留小的、无病虫害的块茎作种,晾干表皮后与稍湿润的细沙混合贮藏待播。翌年3-4月,在苗床上均匀撒播,上覆土1-2cm,每1hm2用种量7500kg左右。培育1个月后,苗高 10-15cm,按行株距10cm ×5cm扦栽,入土深度1-3cm。 田间管理 定植后保持水深2-3cm;经常拔除杂草,避免草荒;生长期追施肥料5-6次,早期追肥以氮肥为主,后期追肥以磷、钾肥为主。

性状性状鉴别:块茎略呈椭圆形、圆锥形或半圆形,直径0.5-1.5cm,高0.8-3cm。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不平滑,有多数隐约可见的点状根痕。上端类圆形,有常呈偏斜而凸起的叶痕或芽痕,呈黄棕色。有的下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而刺喉。以质坚实、粉性足者为佳。

显微鉴别:块茎横切面:木栓层多已除去,近木栓层处有大形粘液细胞,粘液细胞类圆形,内含草酸钙针晶束,长16-92μm。维管束多为周木型,也有外韧型,导管排列稀疏,直径10-52μm。基本组织细胞含淀粉粒,淀粉粒众多,单粒圆形、半圆形或多角形,直径4-18μm,脐点隐约可见,点状、裂缝状或“人”字状,复粒以2-4分粒的为多见,偶见5分粒的。

药理作用1.镇吐作用:水半夏生品的煎剂50g/kg灌胃,能显着减少鸽子因硫酸铜刺激诱发的呕吐次数,减少率为50%;但不能减少呕吐只数。其镇吐作用和强度与半夏相似。炮制品则作用较弱,老法和新法(采用饱和矾水直接浸泡)制品煎剂的呕吐减少率分别为28.7%和11.8%。

2.止咳作用:水半夏生品及老法、新法制品的25%混悬液,给小鼠灌服10g/kg,对浓氨水所致咳嗽均有明显止咳作用,新法制品的止咳率为44.8%,生品和老法制品分别为25.5%和20.4%。

3.祛痰作用:小鼠酚红法测定,水半夏生品,新、老法制品的醇提取液,灌服300g/kg,新、老法制品均有一定祛痰作用,作用强度分别为对照组的225%和173%;而生品未见明显祛痰作用。水半夏的祛痰作用略强于半夏

4.抗心律失常作用:水半夏煎剂给大鼠灌胃53g/kg,对氯化钡诱发的室性心律失常有对抗作用,室性早搏持续时间由蒸馏水组的81.54±15.73min变为24.87±5.73分钟,其作用强度与半夏无明显差异性。

5.中枢抑制作用:水半夏煎剂腹腔注射60g/kg,对小鼠的自发活动有明显抑制作用;而30g/kg剂量组的作用则无明显性。大剂量时有轻度增加戊巴比妥钠睡眠时间及对抗电惊厥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枢抑制作用比半夏更弱。

6.抑制唾液分泌作用:水半夏煎剂60g/kg家兔灌胃给药可抑制毛果芸香碱所致的唾液分泌,还能减轻流泪现象及缩瞳程度。推测可能有类似阿托品作用,这可能与其“燥湿”作用有关,同样可解释服后有口干的临床表现。

7.其他作用:水半夏醇提取物有抗氧化作用,对亚油酸自动氧化的抑制率IR(%)为94.1%,IR与抗氧化性能成正比。催吐及泻下作用,水半夏生品混悬液给家鸽灌胃有催吐作用,催吐的半数有效量为1.22g/kg。生药煎剂100g/kg剂量时,有60%家鸽发生泻下作用。新、老法炮制品则未见明显催吐作用。

8.毒性:水半夏生品有刺激作用,40%混悬液给家兔滴眼,对眼睑结膜刺激的阳性率达100%,甚至出现水肿,其强度小于半夏。矾制品的刺激作用显着降低,同浓度新、老制品的阳性率分别为10%和0%。水半夏生品还有催吐和泻下作用。生品、新、老制品混悬液小鼠1次灌胃10g/kg,生品煎剂小鼠灌胃120g/kg,观察5天全部存活。腹腔注射水半夏80g/kg,观察72小时小鼠出现反应低下,肌肉松弛,呼吸徐缓等中毒症状,但未见死亡。矾制品水煎剂能降低其毒性。

鉴别理化鉴别:薄层色谱:方法同半夏。在β-谷甾醇的相应位置有2个斑点。

炮制1.取原药材,除去杂质,洗净,干燥,筛去灰屑。用时捣碎。

2.清水半夏、姜水半夏、法水半夏 炮制方法参见“半夏”条。

饮片性状:水半夏,呈尖圆锥形或椭圆形。表面类白色或淡黄色,具细皱纹和隐约可见的须根痕。一端类圆形,常有偏斜而凸起的叶痕和芽痕,另一端略尖。质坚实,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辛辣,麻舌刺喉。清水半夏,为白色类圆形厚片,味微辣而酸涩。姜水半夏,为淡黄色棕色薄片,角质样,味辛辣。法水半夏,形同法半夏,粉性,口尝微有麻舌感。贮干燥容器内,置通风干燥处,防虫蛀。

性味味辛;性温;有毒

功能主治燥湿化痰;解毒消肿;止血。主咳嗽痰多;痈疮疖肿;无名肿毒;毒虫螫伤;外伤出血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外用:捣敷;或研末调敷。

注意阴虚燥咳及孕妇慎用。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多蕊蛇菰

    药材名称多蕊蛇菰拼音Duō Ruǐ Shé Gū别名土苁蓉、通天蜡烛(《广西药植名录》),木菌子(《海南植物志》)。出处《广西药植名录》来源为蛇菰科植物多蕊蛇菰的全株。秋季采收。原形态多年生

  • 川明参

    药材名称川明参拼音Chuān Mínɡ Shēn别名明参、明沙参、土明参、沙参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川明参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huanmingshen uioloaceum Sheh et

  • 野丁香

    《中药大辞典》:野丁香药材名称野丁香拼音Yě Dīnɡ Xiānɡ别名历细(藏名)。出处《西藏常用中草药》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花叶丁香的花蕾。5~6月采收。阴干。原形态落叶灌木,全株光滑无毛。叶对生,卵形

  • 五指茄

    《全国中草药汇编》:五指茄药材名称五指茄别名五指丁茄、五角茄来源茄科五指茄Solanum mammosum L.,以果实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苦,涩,寒。有毒。功能主治散瘀消肿。主治淋巴结炎,疮疖肿

  • 白犁头草

    药材名称白犁头草来源堇菜科白犁头草Viola alata Burgsd.,以全草入药。生境分部广西。性味辛、酸,寒。功能主治解热,拔毒,散瘀。疖肿,疮疡,急性乳腺炎,跌打肿痛:用鲜全草适量加红糖少许,

  • 蕲蛇

    药材名称蕲蛇英文名AGKISTRODON别名大白花蛇、棋盘蛇、五步蛇、百步蛇来源本品为蝰科动物五步蛇Agkisrrodon acutus (Guenther)的干燥体。多于夏、秋二季捕捉,剖开蛇腹,除

  • 人参子

    《中药大辞典》:人参子药材名称人参子拼音Rén Shēn Zǐ出处《纲目拾遗》来源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果实。功能主治《纲目拾遗》:"发痘行浆。"摘录《中药大辞典》《中华本草

  • 水苎麻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苎麻药材名称水苎麻拼音Shuǐ Zhù Má别名山麻、水麻、悬铃木叶、掌叶麻、大水麻、水禾麻、马鞭麻、龟尾麻、薮苎麻、芙蓉麻来源荨麻科水苎麻Boehmeria

  • 西北莸

    药材名称西北莸别名小六月寒[陕西]来源马鞭草科莸属植物西北莸Caryopteris tangutica Maxim.以全株入药。功能主治调经活血,祛湿。主治崩漏,白带,月经不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水鸡油

    药材名称水鸡油拼音Shuǐ Jī Yóu别名济地燕来源药材基源:为荨麻科植物雅致雾水葛的全株。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uzolzia elegans Wedd.采收和储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净,鲜用或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