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海月

海月

《中药大辞典》:海月

药材名称海月

拼音Hǎi Yuè

别名镜鱼(《临海异物志》),以下鱼(《食疗本草》),海镜、膏叶盘(《岭表录异》),蛎镜(《闽中海错疏》),石镜(《海南志》),窗贝(《动物学大辞典》)。

出处《本草拾遗》

来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全年均有。退潮时,到海滩上捕取。

原形态贝壳2片,圆形而扁平,壳质薄,透明,边缘很易破碎。左右两壳不等,左壳较凸,右壳较平。壳面放射肋及同心的生长纹都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纹略呈鳞片状。壳表面白色,顶部微紫色。壳内面亦白色,具云母样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齿尖,作"∧"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陷,上有紫黑色的韧带。闭壳肌1个,闭壳肌痕圆形,位于壳的中央。足部退化成指状。

生活于暖海潮间带中下区及浅海沙质或泥沙质的海滩表面。右壳朝下,左壳向上。

生境分部分布东南沿海。

性味甘,平。

①崔禹锡《食经》:"味辛,太冷,无毒。"

②《纲目》:"甘辛,平,无毒。"

功能主治①崔禹锡《食经》:"主利大小肠,除关格,黄疸,消渴。"

②《食疗本草》:"主消痰,以生椒酱调和食之良。能消诸食,使人易饥。"

备注本动物的壳(海月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海月

药材名称海月

拼音Hǎi Yuè

英文名clamshell

别名镜鱼、以下鱼、海镜、膏叶盘、蛎镜、石镜、窗贝、

出处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来源药材基源:为不等蛤科动物海月的肉。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lacuna placenta(Linnaeus)

采收和储藏:退潮后到海滩采捕,取肉,鲜用。

原形态海月,贝壳近圆形,极扁平,一般壳长100-118mm,高93-110mm。壳质脆薄而半透明,边缘易破碎。左壳微突起,右壳较平。壳表面白色,壳顶微紫色。放射肋肮心生长线均极细密,近腹缘的生长线略呈鳞片状,壳内面白色,具云母光泽。铰合部大,右壳具有2枚长度不等的铰合齿,呈“八”字形排列,左壳相应的部位形成2条凹槽,内有韧带紫黑色。闭壳肌1个,圆形,位于壳中央。足退化成指状,无足丝。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栖息于潮间带中低潮区至20余米水深的沙质或泥沙质海滩的表面,左壳向上,右壳朝下。壳表常沾有泥沙或藤壶、苔藓虫及藻类等附着物。产卵期在5-7月。

资源分布:我国分布于东海、南海经。

性味味甘;性平

归经脾;胃经

功能主治消食化痰,调中利膈。主痰结食积;黄疸;消渴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

各家论述1. 崔禹锡《食经》:主利大小肠,除关格,黄疸,消渴。

2.《食疗本草》:主消痰,以生椒酱调和食之良。能消诸食,使人易饥。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柳树寄生

    药材名称柳树寄生拼音Liǔ Shù Jì Shēnɡ别名柳寄生、杂寄生、寄生包、花椒寄生、马桑寄生、火把果树寄生来源药材基源:为桑寄生科植物柳叶钝果寄生的带叶茎枝。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axillus

  • 红花酢浆草

    药材名称红花酢浆草拼音Hónɡ Huā Zuò Jiānɡ Cǎo别名大叶酢浆草、三夹莲、铜锤草来源酢浆草科酢浆草属植物红花酢浆草Oxalis corymbosa DC.[O. m

  • 滇山茶

    药材名称滇山茶拼音Diān Shān Chá别名南山茶、云南茶花。来源药材基源:为山茶科植物滇山茶的叶和花。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Camellia reticulata Lindl.采收和储藏:冬季采集

  • 竹节人参叶

    药材名称竹节人参叶拼音Zhú Jié Rén Shēn Yè英文名Panax japonicus C.A.Mey.别名野三七叶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竹节参的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anax ja

  • 黄鳝

    药材名称黄鳝拼音Huánɡ Shàn别名鳝鱼来源合鳃目合鳃科黄鳝Monopterus albus (Zuiew),以活鲜个体及血入药。生境分部除西北外,全国各地,广有分布。性味甘、

  • 油杉

    药材名称油杉拼音Yóu Shān别名杜松、唐杉、松罗、水松来源药材基源:为松科植物油杉的根皮、叶。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Keteleeria fortunei (Murr.)Carr,[Picea fo

  • 竹芋

    《全国中草药汇编》:竹芋药材名称竹芋别名结粉、山百合来源竹芋科竹芋Maranta arundinacea 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云南。性味甘、淡,凉。功能主治清肺,利尿。主治肺热咳嗽,

  • 阿月浑子

    药材名称阿月浑子拼音ā Yuè Hún Zǐ别名胡棒子、无名子。出处阿月浑子始载于《本草拾遗》,云:“阿月浑子……生西国诸蕃,云与胡榛子同树,一岁棒子,二岁浑子也。”《纲目》亦录着,引《海药本草》云:

  • 刀口药

    药材名称刀口药拼音Dāo Kǒu Yào别名白胡子狼毒、大叶一枝箭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菊科植物三花兔耳风的叶。夏、秋采叶,晒干或研粉备用。原形态多年生直立草本。根直条状,表面土棕色

  • 驼乳

    药材名称驼乳拼音Tuó Rǔ出处《饮膳正要》来源为驼科动物双峰驼的乳汁。原形态动物形态详"骆驼脂"条。性味①《饮膳正要》:"性温,味甘。"②《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