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皂荚根皮

皂荚根皮

药材名称皂荚根皮

拼音Zào Jiá Gēn Pí

别名木乳(《普济方》)。

出处《纲目》

来源为豆科植物皂荚根皮,秋、冬采收。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皂荚"条。

化学成分同属植物山皂荚的树皮、根含少量生物碱三刺皂荚碱,即3-(3-甲基-2-丁烯基)腺嘌呤。

性味《纲目》:"辛,温,无毒。"

功能主治①《纲目》:"根皮:治风热疚气,杀虫。"

②《四川中药志》:"根:通利关窍,除风解毒。治风湿骨痛,痒子,疮毒及无名肿毒。"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或研末,1~5钱。

复方①治肺脏风毒:木乳(阴干,炙黄)、蒺藜子(炙,去角)、黄芪(锉)、人参枳壳(去瓤,麸炒)、甘草(炮)等分,上为散,每服一钱,沸汤点服。(《普济方》木乳散)

②治产后肠脱不收:皂角树皮半斤,皂角核一合,川楝树皮半斤,石莲子(炒,去心)一合。为粗末,煎汤,乘热以物围定,坐熏洗之,挹干,便吃补气丸药一服,仰睡。(《妇人良方》)

摘录《中药大辞典》

猜你喜欢

  • 刺花椒

    药材名称刺花椒别名野花椒、岩椒来源芸香科刺花椒Zanthoxylum acanthopodium DC.,以根、果入药。生境分部云南。化学成分果实含挥发油0.57~2.0%。性味辛、麻,温。功能主治温

  • 白苋

    《中药大辞典》:白苋药材名称白苋拼音Bái Xiàn别名糠苋,细苋(《别录》),野苋、猪苋(《本草图经》),假苋菜(《广州植物志》),绿苋(《拉汉种子植物名称》)。出处《别录》来源

  • 朱砂藤

    药材名称朱砂藤拼音Zhū Shā Ténɡ别名朱砂莲、托腰散、野红薯藤来源萝藦科朱砂藤Cynanchum officinale (Hemsl.)Tsiang et Zhang [Pentat

  • 木香花

    药材名称木香花别名白刺花、双白刺花来源蔷薇科木香花Rosa banksiae Ait.,以根、叶入药。生境分部南北各省均有栽培。性味涩,平。功能主治收敛止痛,止血。主治肠炎,痢疾,月经过多,肠出血,小

  • 三叉虎根

    药材名称三叉虎根拼音Sān Chā Hǔ Gēn出处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来源为芸香科植物三丫苦的根或根皮。原形态形态详"三丫苦叶"条。化学成分根含生物碱。性味广州部队《常用中

  • 马鹊树

    药材名称马鹊树拼音Mǎ Què Shù别名羊奶奶树、牛奶奶树、牛奶子。来源药材基源:为胡颓子科植物长叶胡颓子的根、枝叶或果实。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laeagnus bockii Diels采收和储藏

  • 单花芥

    药材名称单花芥拼音Dān Huā Jiè别名无茎芥、高山辣根菜、高山无茎芥出处本品系《晶珠本草》记载的索洛手扎之一种,称索洛嘎保。历史详见索洛莫保(宽果丛菔)的记载。附宽果丛菔 :《晶珠本草》记载:“

  • 南瓜

    《中药大辞典》:南瓜药材名称南瓜拼音Nán Guā别名麦瓜(《滇南本草》),番南瓜(《群芳谱》),番瓜(《本草求原》),倭瓜(《植物名汇》),北瓜、金冬瓜、冬瓜(《广州植物志》),伏瓜(《民

  • 绛梨木子

    《中药大辞典》:绛梨木子药材名称绛梨木子拼音Jiànɡ Lí Mù Zǐ别名打枪子(《分类草药性》),叫梨子(《民间常用草药汇编》),叫耳母子,叫铃子(《四川中药志》),

  • 细叶防风

    药材名称细叶防风拼音Xì Yè Fánɡ Fēnɡ别名防风、新疆防风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伊犁岩风的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ibanotis iliensis(Lipsdy) Korov.[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