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蓖麻根

蓖麻根

《中药大辞典》:蓖麻根

药材名称蓖麻根

拼音Bì Má Gēn

出处《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大戟科植物蓖麻

化学成分根含反癸烯-2-三炔-4,6,8-酸甲酯、十三烯-1-五炔-3,5,7,9,11,β-谷甾醇。

性味《福建中草药》:"淡,微温。"

功能主治镇静解痉,祛风散瘀。治破伤风,癫痫,风湿疼痛,跌打瘀痛,瘰疬。

①《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脱肛,散瘰疬,外敷疮毒。"

②《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有镇静解痉作用。"

③《福建中草药》:"化结下气。"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0.5~1两;或炖肉食。外用:捣敷。

复方①治破伤风:红骨蓖麻根四两至半斤,蝉退五钱至一两,九里香一两至二两。水一千毫升煮至二百毫升,分三次口服,每天一剂。儿童剂量酌减。另椎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五千至一万单位(儿童三千至六千单位),一般只注射一次,轻型病例可以不用。为控制抽搐可使用少量冬眠药物。(《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

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风瘫,四肢酸痛,癫痫:蓖麻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

③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蓖麻干根三至四钱。与它药配伍,水煎服。(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

④治瘰疬:白茎蓖麻根一两,冰糖-两,豆腐一块。开水炖服;渣捣烂敷患处。(《福建中草药》)

临床应用①治疗癫痫

取红蓖麻根(红茎红叶者)2两,鸡蛋1~2个,黑醋适量。先将鸡蛋破壳煮熟,再放入黑醋、蓖麻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据38例观察,半数病例获近期疗效。有的按方服药3日即停止发作。

②治疗新生儿破伤风

用红蓖麻根每日1.5两,水煎至45毫升,3次分服;同时用穿心莲0.7毫升,每日2次,肌肉注射。较重病例加用破伤风抗毒素1~2万单位肌注。经治10例,8例治愈(体温正常,无抽搐,能吮奶),2例死亡。未见毒性反应及严重副作用,仅个别出现大便次数增多。

此外,红蓖麻根制成注射液(每毫升含3~5克),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脑炎等所致的烦躁不安或抽搐,对1~2岁患儿约每次肌注3毫升(止痉可用倍量),均有一定效果,亦未发现副作用。又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取蓖麻根4两,切碎水煎。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观察83例,近期控制23例,显效35例,好转25例。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蓖麻根

药材名称蓖麻根

拼音Bì Má Gēn

英文名Castor root, root of Castorbean, root of Castor-oil-plant, root of Palma christi

出处出自《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来源药材基源:为大戟科植物蓖麻Ricinus communis L.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icinus communis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蓖麻高大一年生草本,在热带或南方地区常成多年生灌木或小乔木。幼嫩部分被白粉,绿色或稍呈紫色,无毛。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盾状圆形,直径15-60cm,有时大至90cm,掌状分裂至叶片的一半以下,裂片5-11,卵状披针形至长圆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主脉掌状。圆锥花序与叶对生及顶生,长10-30cm或更长,下部生雄花,上部生雌花;花瓣性同株,无花瓣;雄花萼3-5裂;雄蕊多数,花丝多分枝;雌花萼3-5理解;子房3室,每室1胚珠;花柱3,深红色,2裂。蒴果球形,长1-2cm,有软刺,成熟时开裂,种子长圆形,光滑有斑纹。花期5-8月,果期7-10月。

生境分部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化学成分蓖麻根含反-2-癸烯-4,6,8-三炔酸甲酯(methyltrans-2-decene-4,6,8-triynoate),1-十三碳烯-3,5,7,9,11-五炔(1-tridecene-3,5,7,9,11-pentayne),β-谷甾醇(β-sitosterol)等。

性味辛;平;小毒

归经心;肝经

功能主治祛风解痉;活血消肿。主破伤风;癫痫;风湿痹痛;痈肿瘰疬;跌打损伤;脱肛;子宫脱垂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30g。外用:适量,捣敷。

复方①治破伤风: 红骨蓖麻根四两至半斤,蝉退五钱至一两,九里香一两至二两。水一千毫升煮至二百毫升,分三次口服,每天一剂。儿童剂量酌减。另推管内注射破伤风抗毒素五千至一万单位(儿童三干至穴千单位),一殷只注射一次, 轻型病例可以不用。为控制抽搐可使用少量冬眠药物。 (《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②治风湿性关节炎,风瘫,四肢酸痛,疯滴: 蓖商根五钱至一两。水煎服。(广州空军《常用中草药手册各)③治风湿骨痛,跌打瘀痛:蓖麻干根三至四钱。与它药配伍,水煎服。 (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④治瘰疠: 白茎蓖麻根一两,冰糖一两,豆腐一块。开水炖服;渣捣烂敷患处。 (《福建中草药》)

各家论述1.《民间常用草药汇编》:治脱肛,散瘰疠、外敷疮毒。

2.《广东省医药科技资料选编》:有镇静解痉作用。

3.《福建中草药》:化结下气。

临床应用1.治疗癫痫:取红蓖麻根(红茎红叶者)2两,鸡蛋 1-2个,黑醋适量。先将鸡蛋破壳煮熟☆再放人黑醋、蓖麻根水煎服。每日1剂,连服数日。据38例观察,半数病例获近期疗效。有的按方服药3日即停止发作。

2.治疗新生儿破伤风:用红蓖麻根每日1.5两,水煎至45ml,3次分服;同时用穿心莲0.7ml,每日2次,肌肉注射。较重病例加用被伤风抗毒素1-2万单位肌注。经治10例,8例治愈(体温正常,无抽搐,能吮奶),2例死亡。未见毒性反应及严重副作用,仅个别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此外,红蓖麻根制成注射液(每ml含3-5g),用于小儿支气管肺炎、脑炎等所致的烦躁不安或抽搐,对1-2岁患儿约每次肌注3ml(止痉可用倍量),均有一定效果,亦未发现副作用。又可治疗慢性气管炎,取蓖麻根4两,切碎水煎。每日1剂,10天为一疗程。观察83例,近期控制23例,显效35例,好转25例。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候风藤

    药材名称候风藤拼音Hòu Fēnɡ Ténɡ出处候风藤始见于《植物名实图考》蔓草类:"候风藤,南康(在今江西省南部地区南康县境内)山田膛上多有之。长茎丛生,高三四尺,不作藤蔓。叶如木樨叶,面青绿,背黄

  • 独脚柑

    《中药大辞典》:独脚柑药材名称独脚柑拼音Dú Jiǎo Gān别名干草(《广州植物志》),细独脚马骝(《南宁市药物志》),马佬含菊(《广西中药志》),金锁匙(《闽南民间草药》),地莲芝(《贵

  • 山吴萸果

    《中药大辞典》:山吴萸果药材名称山吴萸果拼音Shān Wú Yú Guǒ出处《云南思茅中草药选》来源为芸香科植物山吴萸的果实。原形态形态详"五除叶"条。性味苦辛

  • 百药煎

    《中药大辞典》:百药煎药材名称百药煎拼音Bǎi Yào Jiān出处《本草蒙筌》来源为五倍子同茶叶等经发酵制成的块状物。制法将五倍子捣碎,研末过筛,每斤加入茶叶末1两,酵糟4两,同置容器中拌

  • 鸡卵草

    药材名称鸡卵草别名鸡卵参、触须玉凤花来源兰科鸡卵草Habenaria tentaculata Reichb. f.,以块根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功能主治止痛,消炎,生肌,止血,行气,补肾。用法用量3~5

  • 鹿肉

    《中药大辞典》:鹿肉药材名称鹿肉拼音Lù Ròu出处《别录》来源为鹿科动物梅花鹿或马鹿的肉。化学成分含水分75.76%,粗蛋白质19.77%,粗脂肪1.92%,灰分1.13%。性味

  • 毛连

    药材名称毛连拼音Máo Lián别名毛黄连来源毛茛科侧金盏花属植物四川侧金盏Adonis szechuanensis Franch.,以全草入药。夏季采收,洗净,阴干。性味苦,凉。

  • 华凤仙

    药材名称华凤仙拼音Huá Fènɡ Xiān别名水指甲花、象鼻花出处《广西中草药》来源为凤仙花科植物华凤仙的茎、叶。全年可采。原形态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下部伏地,生根,

  • 师实

    药材名称师实拼音Shī Shí英文名Sieve Sedge别名自然谷、禹余粮、师草实、海米、砂贡子出处出自《海药本草》。张华《博物志》:海上有草焉,名蒒,其实食之如大麦,七月稔熟,名曰自然谷,或曰禹余

  • 珊瑚草

    药材名称珊瑚草拼音Shān Hú Cǎo别名缠百合出处《昆明民间常用草药》来源为鸭跖草科植物竹叶吉祥草的花。夏季采收花序,晒干。原形态竹叶吉祥草(《植物名实图考》)攀援状草本,长0.5~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