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酸不溜根

酸不溜根

《中药大辞典》:酸不溜根

药材名称酸不溜根

拼音Suān Bù Liū Gēn

出处《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春、秋挖取,晒干。

原形态植物形态详"酸不溜"条。

化学成分含鞣质。又含蒽醌,氨基酸,有机酸及酚呈阳性反应,醛酮反应不明显,生物碱阴性。

药理作用抑菌效果: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杆菌、大肠杆菌O88B7、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均中敏,卡他球菌、大肠杆菌O125B15,均低敏。

性味《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酸甘,温。"

功能主治①《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祛寒,温肾。治寒疝,阴囊出汗。"

②《中草药通讯》:"治胃痛,腹泻。"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钱;或研末3~5分。外用:煎水熏。

复方治寒疝,阴囊出汗:酸不溜根(鲜)五两至一斤。水二斤,熬成一斤,趁热装入罐中,用热气熏患部,熏时用被围上,熏一至二小时(全身出汗为好)。经群众应用,一般二至三次可愈。(《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摘录《中药大辞典》

《中华本草》:酸不溜根

药材名称酸不溜根

拼音Suān Bù Liū Gēn

出处出自《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来源药材基源:为蓼科植物叉分蓼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Polygonum divaricatum L.

采收和储藏:春、秋季采挖,晒干备用。

原形态多年生草本,高1-1.5m。茎从基部开始生出很多叉状分枝,形成半圆形的丛状。叶互生;有短柄或近于无柄;托叶鞘膜质,褐色,开裂,无毛;叶片披针形或椭圆形,长5-15cm,宽达3cm,先端渐尖,基部渐狭,全缘,微有毛。花序圆锥状顶生,扩展;花小,花被5深裂,白色或淡黄色。瘦果椭圆形,具3锐棱。种子椭圆形,黄褐色,光泽,长于花被。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山坡、沙丘、沟谷、丘陵坡地。

资源分布:分布于东北、华北、西北等地。

化学成分叉分蓼根含左旋表没食子儿茶精(epigallocat-echol),右旋没食子儿茶精(gallocatechol),左旋表儿茶精(epict-echo,系epicatechin的旧名),左旋表没食子儿茶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ol gallate),左旋表儿茶没食子酸酯(epicatecholgallate)和花甙(leucoanthocyanins),没食子酸(gallic acid)[1]。

药理作用抑菌效果 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甲型副伤寒杆菌、乙型副伤寒秆菌、大肠杆菌 O86B7、宋内氏痢疾杆菌、弗氏痢疾杆菌均中敏,卡他球菌、大肠杆菌O125B15均低敏。

性味酸;甘;性温

归经脾;肾经

功能主治温肾散寒;理气上痛;止泻止痢。主寒疝;阴囊汗出;胃痛;腹泻;痢疾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外用:适量,煎水熏。

复方治寒疝,阴囊出汗: 酸不溜根(鲜)五两至一斤。水二斤,熬成一斤,趁热装入罐中,用热气熏患部,熏时用被围上,熏一至二小时(全身出汗为好)。经群众应用,一般二至三次可愈。 (《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

各家论述1.《中国沙漠地区药用植物》:祛寒,温肾。治寒疝,阴囊出汗。

2.《中草药通讯》:治胃痛,腹泻。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棘胸蛙

    药材名称棘胸蛙拼音Jí Xiōnɡ Wā英文名toad别名山鸡;山蛙;石板蛙出处始载于《中国药用动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蛙科动物棘胸蛙除去内脏的全体。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Ranaspinosa Da

  • 托柄菝葜

    药材名称托柄菝葜别名土茯苓、金刚藤来源百合科托柄菝葜Smilax discotis Warb.,以根状茎入药。生境分部西北、华中、西南。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止血。主治风湿,血崩,血尿。用法用量1两

  • 兔脑

    《中药大辞典》:兔脑药材名称兔脑拼音Tù Nǎo出处《别录》来源为兔科动物蒙古兔或家兔等的脑。原形态动物形态详"兔肉"条。性味《本草经疏》:"温。"功

  • 红花月见草

    药材名称红花月见草拼音Hónɡ Huā Yuè Jiàn Cǎo英文名evening primrose of safflower出处始载于《云南植物志》。来源药材基源:为柳叶菜科植物红花月见草的根或全

  • 披散糖芥

    药材名称披散糖芥拼音Pī Sǎn Tánɡ Jiè来源药材基源:为十字花科植物灰毛糖芥的种子。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Erysimum diffusum Ehrh.采收和储藏:8-9月采集成熟果实,晒干,

  • 福寿草

    药材名称福寿草拼音Fú Shòu Cǎo别名献岁菊(《台湾府志》),雪莲(《西域见闻录》),长春菊(《事物绀珠》),岁菊(《漳州府志》),冰里花、顶冰花(《东北植物药图志》),冰凉

  • 穿地龙

    药材名称穿地龙拼音Chuān Dì Lónɡ别名穿山龙[云南]、龙骨七来源薯蓣科薯蓣属植物蜀葵叶薯蓣Dioscorea althaeoides R. Knuth,以根状茎入药。秋季

  • 毛水苏

    药材名称毛水苏别名水苏草、野紫苏、山升麻来源唇形科水苏属植物毛水苏Stachys baicalensis Fisch. ex Benth.,以全草入药。夏秋采收,晒干。性味甘、辛,微温。功能主治祛风解

  • 黄山鳞毛蕨

    药材名称黄山鳞毛蕨拼音Huánɡ Shān Lín Máo Jué别名小叶凤凰尾巴草来源药材基源:为鳞毛蕨科植物黄山鳞毛蕨的根茎。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Dryopteris hwangshanensis

  • 石楠

    药材名称石楠拼音Shí Nán别名扇骨木、千年红来源蔷薇科石楠属植物石楠Photinia serrulata Lindl.,以根和叶入药。根秋季采,洗净切片晒干。叶随用随采,或夏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