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材>龙江风毛菊

龙江风毛菊

药材名称龙江风毛菊

拼音Lónɡ Jiānɡ Fēnɡ Máo Jú

英文名all-grass of Amur saussurea

别名东北燕尾风毛病

出处始载于《中国高等植物图鉴》。

来源药材基源:为菊科植物龙江风毛菊花序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aussurea amurensis Turcz.

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集,洗净,鲜用或晒干。

原形态龙江风毛菊 多年生草本,高达1m。根状茎细短;地上茎具蛛丝状卷毛或近无毛。叶互生;基部叶长大,宽披针形或卵形,先端尖,基部楔形,边缘有锯齿,具长叶柄;中部叶披针形或条状披针形,有锯齿,具短柄;上部叶条状披针形,全缘,无柄;全部叶沿茎下延成明显的翅。头状花序,多数,排成伞房状;总苞片4-5层,暗紫色,被长柔毛;小花全为和状,粉紫色,长约11mm。瘦果长约3mm,冠毛污白色,外层糙毛状,内层羽毛状。

生境分部生态环境:生于沼泽草地和泛滥草甸。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

化学成分地上部分含阿古林(aguerin)A、B,洋蓟苦素(cynaropicrin),盐地毛菊内酯(eleganin)。

性味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清热燥湿;泻炎解毒。主湿热带下;口舌生疮;牙龈肿痛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煎水含漱或丛浴。

各家论述《新华本草纲要》:根和花:有抗毛滴虫的功能。

摘录《中华本草》

猜你喜欢

  • 夏腊梅

    药材名称夏腊梅来源腊梅科夏腊梅Sinocalycanthus chinensis (Cheng et S. Y. Chang)Cheng et S. Y. Chang,以花、根入药。生境分部浙江。功能

  • 野苋菜

    《全国中草药汇编》:野苋菜药材名称野苋菜别名细苋、白苋来源苋科苋属植物绿苋Amaranthus viridis L.,以全草及根入药。夏秋采收,洗净晒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用于细菌性

  • 裂叶秋海棠

    药材名称裂叶秋海棠拼音Liè Yè Qiū Hǎi Tánɡ别名岩红、红孩儿、血蜈蚣来源秋海棠科秋海棠属植物裂叶秋海棠Begonia laciniata Roxb.,以全

  • 黄花独蒜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花独蒜药材名称黄花独蒜别名土白及[广西]、粉口兰来源兰科黄花独蒜Spathoglottis pubescens Lindl.,以块茎入药。生境分部广西、广东、贵州、台湾。功能主治

  • 大叶胡枝子

    药材名称大叶胡枝子拼音Dà Yè Hú Zhī Zǐ别名大叶乌梢、大叶马料梢、活血丹来源豆科大叶胡枝子Lespedeza davidii Franch.,以根、叶入药。生

  • 细草

    药材名称细草拼音Xì Cǎo别名藻(《植物名实图考》),金鱼藻、聚藻(《植物学大辞典》),松藻(《中国植物图鉴》),软草(《四川中药志》),鱼草(《重庆草药》)。出处《四川中药志》来源为金鱼

  • 迎山红

    《中药大辞典》:迎山红药材名称迎山红拼音Yínɡ Shān Hónɡ别名满山红、映山红(《吉林中草药》)。出处《吉林中草药》来源为杜鹃花科植物迎红杜鹃的叶。夏季采叶,鲜用或阴干。原

  • 伤寒草根

    药材名称伤寒草根拼音Shānɡ Hán Cǎo Gēn出处《广东中药》来源为菊科植物夜香牛的根。药理作用可作驱虫剂。功能主治《广东中药》Ⅱ:"治风毒流注。"用法用量内服:

  • 蛇婆

    《中药大辞典》:蛇婆药材名称蛇婆拼音Shé Pó出处《本草拾遗》来源为海蛇科动物半环扁尾蛇的全体。原形态半环扁尾蛇,又名:海蛇。全长63~150厘米。头部短,尾侧扁,躯干略呈圆筒形

  • 海虾壳

    药材名称海虾壳拼音Hǎi Xiā Ké出处《本草撮药》来源为对虾科动物对虾或龙虾科动物锦绣龙虾等的甲壳。功能主治①《本草撮要》:"晒干研末,加白糖拌,涂秃疮。"②《泉州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