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柴胡芎归汤

柴胡芎归汤

万病回春》卷三:柴胡芎归汤

药方名称柴胡芎归汤

处方柴胡桔梗(去芦)当归川芎芍药人参厚朴(姜汁炒)白术(去芦)干葛茯苓(去皮)陈皮各3克红花甘草各0.9克

制法上锉一剂。

功能主治主夜间阴疟。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空腹时服。

摘录万病回春》卷三

《回春》卷三:柴胡芎归汤

药方名称柴胡芎归汤

处方柴胡1钱,桔梗(去芦)1钱,当归1钱,川芎1钱,芍药1钱,人参1钱,厚朴(姜汁炒)1钱,白术(去芦)1钱,干葛1钱,茯苓(去皮)1钱,陈皮1钱,红花3分,甘草3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夜间阴疟。

用法用量生姜1片,大枣2枚,乌梅1个,水煎,食远服。

摘录《回春》卷三

《回春》卷五:柴胡芎归汤

药方名称柴胡芎归汤

别名柴胡归芎汤

处方柴胡1钱半,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青皮(去瓤)1钱半,枳壳(麸炒)1钱半,香附5分,当归5分,龙胆草5分,木香(另研)5分,砂仁5分,甘草5分。

制法上锉1剂。

功能主治肝火盛而木气实,胁下痛。

用法用量柴胡归芎汤(《寿世保元》卷五)。

摘录《回春》卷五

猜你喜欢

  • 八味清心沉香散

    《中国药典》:八味清心沉香散药方名称八味清心沉香散处方沉香180g广枣180g檀香90g 紫檀香90g红花90g 肉豆蔻60g天竺黄60g 北沙参60g来源蒙古族验方。性状本品为浅棕红色的粉末;气香,

  • 豆淋酒

    药方名称豆淋酒别名紫汤处方羌活1两,黑豆半升(炒热)。制法以酒1升,先煮羌活5-6沸,去羌活,乘热沃在所炒豆上,煎3-5沸,倾入瓷器中,以纸盖。功能主治产后诸风。用法用量却去豆,温饮半盏。风势大者,随

  • 橘半桂苓枳姜汤

    药方名称橘半桂苓枳姜汤处方半夏60克 小枳实30克橘皮18克桂枝30克茯苓块18克生姜18克功能主治治饮家阴吹,脉弦而迟。用法用量甘澜水2.5升,煮成1升,分4次服,日三夜一,以愈为度。摘录《温病条辨

  • 桂矾敷方

    药方名称桂矾敷方处方桂心1分,白矾半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重舌,及口中生疮、涎出。用法用量每用少许,干敷舌下,日3次。摘录方出《圣惠》卷八十九,名见《圣济总录》卷一八○

  • 地骨皮粥

    药方名称地骨皮粥处方地骨皮30克 桑白皮15克麦冬15克 面粉100克制法先煎3味药,去渣,取汁,与面粉共煮为稀粥。功能主治清肺,生津,止渴。适用于消渴(糖悄病)、多饮、身体消瘦。用法用量渴即食之,不

  • 蚕沙饮

    药方名称蚕沙饮处方蚕沙(布包)31g,重楼15g,丹参31g,白鲜皮9g,地肤子6g,蝉蜕6g。功能主治虚热型荨麻疹。疹色淡红,稀疏分布,日晡潮热,多在夜间发生,舌质红,苦薄,脉弦。用法用量水煎服,早

  • 散热饮子

    药方名称散热饮子处方防风羌活黄芩黄连各30克制法上药共锉为末。功能主治散风清热。治眼赤暴肿。用法用量每次15克,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食后温服。如大便秘涩,加大黄30克;如痛甚者,加当归、地

  • 加味芎藭汤

    《金鉴》卷九十:加味芎藭汤药方名称加味芎藭汤别名加味芎归汤处方芎藭1钱,当归1钱,白术1钱,百合(水浸1日)1钱,荆芥1钱。功能主治因打扑伤损,败血流入胃脘,呕吐黑血如豆汁,而形气虚者。用法用量加味芎

  • 龙牙散

    药方名称龙牙散处方龙牙2两半,茯苓2两半,雄黄5分,枣膏5分,芍药5分,干地黄3分,石斛3分,胡燕屎3分,铜镜鼻半两,甘草半两,橘皮半两,芎藭半两,鬼督邮远志半两,鳖甲半两,狸阴2具,蜈蚣1枚,鬼箭羽

  • 通络利温汤

    药方名称通络利温汤处方大豆卷防己赤芍秦艽川牛膝川萆薢干地龙归须黄柏白茄根桑枝功能主治活血通络,清热利湿。治湿热下注,鹤膝肿热作痛。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马培之医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