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语屋>中医中药>中药方剂>葶苈子丸

葶苈子丸

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葶苈子丸

药方名称葶苈子丸

处方葶苈子20分(熬),贝母6分,杏仁12分(炮),紫菀6分,茯苓6分,五味子6分,人参8两,桑白皮8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消肿,下气,止咳。主肺热而咳,上气喘急,不得坐卧,身面肿,肿气盛者,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渐渐加至20-30丸,煮枣汁送下。

注意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十引《崔氏方》,名见《普济方》卷一八三

圣济总录》卷八十三:葶苈子丸

药方名称葶苈子丸

处方葶苈子(隔纸炒)3两,防己1两,甘草(炙,锉)1两,杏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炒,研如脂)2两半,贝母(去心)2两半。

制法上3味为末,与葶苈杏仁拌匀,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脚气成水,兼上气气急咳嗽,大小便苦涩,所服利水药,反利大便,唯小便转涩者。

用法用量每服30丸,空心煎大枣、桑白皮粳米饮送下。如小便未快,加至40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三

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九:葶苈子丸

药方名称葶苈子丸

处方葶苈子7两,椒目3两,茯苓3两,吴茱萸2两。

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肿入腹,苦满急,害饮食。

用法用量每服10丸,1日3次。

摘录方出《肘后方》卷三,名见《鸡峰》卷十九

猜你喜欢

  • 加减升麻汤

    《种痘新书》卷四:加减升麻汤药方名称加减升麻汤处方升麻1钱,防风6分,桔梗5钱,川芎5钱,陈皮5钱,牛蒡8分,连翘8分,山楂8分,柴胡8分,蝉退4分,赤芍6分,甘草3分,木通5分。功能主治痘疮初热,外

  • 九味当归汤

    药方名称九味当归汤处方当归1分,甘草(炙)1分,芍药1分,人参1分,桂心1分,黄芩1分,干姜1分,大枣5枚,大黄2分。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小儿宿食不消,发热。用法用量以水1升半,煎取6合,去滓分服。摘录

  • 断血药

    药方名称断血药处方金毛狗脊1两,明矾3钱,血竭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主金疮出血不止,及诸疮疼痛,脓血不干,久不生肌。用法用量掺上。摘录《医学入门》卷八

  • 白豆散

    《圣济总录》卷一八二:白豆散药方名称白豆散处方白豆末。功能主治小儿赤游肿,流行于体。用法用量水和涂之,勿令干。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二《幼科指掌》卷三:白豆散药方名称白豆散处方白蔹、赤小豆、天南星、淡

  • 胡芦巴丸

    《景岳全书》卷五十八引《百一选方》:胡芦巴丸药方名称胡芦巴丸处方胡芦巴(炒)500克 大巴戟(炒)川乌(炮,去皮)各180克川楝子(炒)560克茴香600克吴茱萸(汤浸七次,炒)300克制法上药研末,

  • 利惊滚痰丸

    药方名称利惊滚痰丸处方朱砂、巴霜、僵蚕、全蝎、麝香、熟大黄、青礞石、五倍子、沉香、牙消。功能主治痫证,忽然僵仆,手足劲强,半天乃苏者。用法用量用竹沥、姜汁为丸服。摘录《证治宝鉴》卷二

  • 活血续命散

    药方名称活血续命散处方白芍药4两,当归3两,绵黄耆4两,续断3两,芎?(各先为细末)1两半,柏子仁1两半(别研匀)。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损。用法用量酒服方寸匕。摘录《元和纪用经》

  • 追风如圣散

    药方名称追风如圣散处方细辛防风川乌薄荷草乌川芎白芷苍术各30克雄黄12克制法共为细末。功能主治追风拔毒。治疯犬咬伤。用法用量温酒调敷伤处,以绷带包扎,早、晚换二次。摘录《外科正宗》卷四

  • 苦楝敷方

    药方名称苦楝敷方别名苦楝散、苦楝膏处方苦楝皮若枝。制法烧作灰。功能主治浸淫疮,并小儿秃疮,诸恶疮。用法用量苦楝散(《直指》卷二十四)、苦楝膏(《普济方》卷四十八)。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苦楝皮烧灰,

  • 杏仁膏

    药方名称杏仁膏处方杏仁22.5克